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1-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动如脱兔:尽显青春风采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3年春节团拜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在农历兔年,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在各行各业竞展风流、尽显风采。

  • 年是站在时光里的树

    摘要:雪是开在冬天的花,一朵朵、一簇簇,把人团团围住。像调皮的孩子,往领口里钻,往口袋里翻……这雪,一定打故乡而来,它还是我儿时的样子,喧喧闹闹瞎折腾,乐不思归。母亲又打来电话。小时候,我在雪地里玩得正开心

  • 说“福”

    摘要:福,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神祖)保佑,即《说文解字》中的“佑”,后引申为富贵寿考等齐备、福气等。后人根据“福”字的笔画组成,认为一个人有房(一)、有子孙(口)、有田地(田)、衣食无忧(

  • 种一粒光在心中

    摘要:大寒,24节令的最后一节拍。寒尽春生,物候更新,除夕紧随而至,农历旧年正式宣布退幕,我们无比艰辛又无限欣喜地迈向新的一年。因为尝过寒和难,我们便更加懂得守护光和暖。相信新的一年,很多人都会把健康快乐放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一粒光在心中

   期次:第8007期   作者:□杨蓉

大寒,24 节令的最后一节拍。寒尽春生,物候更新,除夕紧随而至,农历旧年正式宣布退幕,我们无比艰辛又无限欣喜地迈向新的一年。

因为尝过寒和难,我们便更加懂得守护光和暖。相信新的一年,很多人都会把健康快乐放在第一位,好好爱自己。

前几日因事去了上海,路过静安寺,相对于过往的车水马龙,香火缭绕,静安寺和周边都显得寂寥了很多。让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个正月初三,我特意一个人去附近的常德公寓张爱玲故居,朝拜心中的圣地。那时的我怀揣着文学炽热的梦,也有仗剑走天涯的豪情壮志。十年只是沧海一鳞,于一个人却是面目全非。有一瞬我仿佛看到那个曾经的我,兴致勃勃地穿过市政广场,不经意间于一群鳞次栉比的楼宇间看到静安寺的诧异。那样鲜明的表情和鲜活的心情,已经渐行渐远,偶尔在岁月深处不经意间打捞出,依然闪烁着纯粹的光泽。

走了很多的路之后便明白,人的成长是伴随着很多种身份的消失的。就像总要穿越一场场迷雾才会触摸到阳光,人总会在不断的探索和错误里获得新生和成长。时间面前,时代之下,个体如微尘,我们的悲欢不值一提。但再微弱,却与自己生生相连息息相关。我很庆幸,走得再艰难,遇见再多变化,我没有丢掉那个真实的我。我种了一粒光在心中,我记得和珍惜这世间万般好,却忘了对自己好一点。

回望过去,总是感恩,感谢所有的遇见和岁月的成全,让我不断体验和丰富生命的浩瀚。而现在,我想对自己说声“感谢”,感谢她陪我走了这么长的路,一程山水一程歌,我们还要继续勇敢走下去,去体验生命里的痛苦和喜悦。我慢慢明白: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真正做自己。要学会做减法,适时清零,轻盈出发。看世间万千落寞与繁华,终学会品一己之清欢。与自己和解,余生欢喜。

我们用力地生活,也请用心地热爱。热爱这让人疼痛又欢喜、沉重又热闹的世界和生活。亲爱的旅人啊,行走就是我们的使命,所遇见的都是生命里的风景。而且在路上,还有那么多的同类在同声相应呢。

岁末的一个雪夜,久久无眠,我想到木心的那句话“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呢”。不经意间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作者是常州的一位名校长。他在文章里表达“死亡是需要练习的”的冷静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他在文章结尾处写道:余生,要一直善良,努力成为别人的烛火。因为你不知道有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绝望……读罢此文,我披衣起身,推窗远眺,天空悄然,大地洁白,不远处的河面迸裂有声。我给他发了一段话“谢谢你今天的文章,向你学习;今年太难,但我想春天已经不远”,他回复我“我们先成为春天”。远方的气韵和盎然的暖意在天地间驰骋而来,冰雪消融,美好萌发。是的,即使我们不能活成一道光,也要种一粒光在心中,温暖自己,照亮别人,不负生命,不负时光,活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模样。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阐释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会有永不屈服的灵魂,就会看见自由的大海和实现不羁的梦想。2023年,祝愿我们拆掉思维里的墙和内心的篱笆,去看见和热爱美好的事物,走好人生旅程的每一步,为自由而活,为生命而乐。以悲悯之心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让我们并肩同行,带着善意、爱和慈悲,照顾好平凡的自己,过好每一个平常的日子。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