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跟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团走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墙上“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字样引人驻足。这九个字正是芜湖片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生动注脚。
据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主任何红旗介绍,芜湖片区紧扣“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职责使命,切实践行“一改两为”,深化“放管服”改革。2021年12月,芜湖片区在全省三个片区中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所有赋权事项审批独立自主开展,探索“一颗印章管审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芜湖片区初步实现“一章审批、一套清单、一窗服务、一网通管”,让审批更便捷、服务更优化、权限更宽泛、监管更精准。
芜湖片区将省、市、区三级共382项事项全部划转至行政审批局,涉及26个省级部门和20个市区级部门的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一颗印章,实现“一个主体对外、一颗印章审批、一个平台服务”,为企业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提供坚强保障。
去年 2 月,安徽富春纺织有限公司有个智能化精密纺纱项目,在向芜湖片区管委会提交申请3日内,就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成为自贸试验区首个应用“拿地即开工”模式全程网办的项目。“仅用 3 天就获得了审批,比之前的流程至少要节约 1 个月时间。”项目负责人顾建东告诉记者,“不跑路、不见面、时效快,这是芜湖片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给我们企业带来的最大实惠。”
为了打造国内一流的高标准政务服务环境,芜湖片区建成首个自贸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将传统的“多窗受理”变为“一窗受理”,企业仅需向一个窗口、一名工作人员递交一次材料或提出一次诉求就能办理芜湖片区承接的事项。同时,打造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提供“管家式”帮办代办服务,主动对接片区重点企业,实行项目审批精准帮办代办服务,并引入公安出入境、车管、税务、水电气报装等窗口,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我们投资的玻璃装备国际贸易仓储项目,从签订投资协议到拿到承诺制施工许可,仅用时3个月。”信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负责人詹绍熠表示,公司注册、土地挂牌、规划方案评审、土地摘牌成交、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均在芜湖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
与此同时,芜湖片区搭建了智慧化数字监管平台,建立审批与监管信息互通机制,集成涉及市场监管、工程建设等20 个重点领域的易见、易发监管事项,组建一支跨部门风险排查队伍,实现网格化日常监管,有效避免多层、多头、重复检查,减少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干扰。
100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98项、落地见效83项,形成商事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制度创新成果 47 项,首创 5 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全年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9个,同比增长65.5%;全年进出口总额532 亿元,同比增长38.2%;新增企业 2449 家,同比增长 30.7%;以不到全市 6‰的面积,贡献全市约60%的进出口额、41%的外商直接投资、10%的新增市场主体……一串串亮眼的数据直观展现了芜湖片区的丰硕成果。
“芜湖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坚决落实‘一改两为’新要求,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走深走实,打造特色鲜明的审批改革品牌,跑出自贸试验区审批改革‘加速度’,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增动力。”何红旗表示。(本报记者 胡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