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3-0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免费开展职业病检测

    摘要:3月2日,阜南县卫生执法人员在经济开发区一小微企业车间内,与第三方职业卫生检测机构人员开展职业病检测。为做好“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服务工作,阜南县卫健委组织执法人员对存在职业危害严重并且因为疫情原

  • 单超:平凡铁路人将爱心播撒公益之路

    摘要:来自滁州明光市的单超,是一名就职于桐城市的铁路工人,他不仅和妻子一同申请了遗体捐献、资助贫困大学生,还出钱出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挤出时间做公益的铁路人单超自小就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2008年参加铁

  • 志愿服务树新风

    摘要:3月2日,在“学雷锋日”即将到来之际,天长市组织近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社区,义务清扫垃圾、擦洗栏杆、铲除“牛皮癣”,为民修理家电、钟表、自行车,开展免费理发、义诊服务,还有数十名志愿者踊跃登上

  • 2023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摘要:本报讯2月27日至28日,2023年安徽省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在芜湖举行。本次竞赛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和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 六安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摘要:本报讯2月27日至28日,六安市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工会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工会发展大计。六安市委书记叶露中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胡东辉到会祝贺并讲

  • 摘要:◆习近平向越南新任国家主席武文赏致贺电。◆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党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 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一颗印章”助企跑出加速度

    摘要:近日,记者跟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团走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墙上“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字样引人驻足。这九个字正是芜湖片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的生动注脚。据自由贸易试验区芜

  • 民政部发文要求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民政部专门发布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通知要求,各地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超:平凡铁路人将爱心播撒公益之路

   期次:第8031期   

来自滁州明光市的单超,是一名就职于桐城市的铁路工人,他不仅和妻子一同申请了遗体捐献、资助贫困大学生,还出钱出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

挤出时间做公益的铁路人

单超自小就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2008年参加铁路工作时,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单超看着电视转播中的受难人员,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来到募捐处,郑重递上了工作以来的第一笔捐款。自那次以后,单超开始留意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在工资中,单超还专门规划出了一部分用于公益事业。

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单超与家人一直离少聚多,特别是2020年调动到桐城工作后,他每次回家都要从桐城乘火车,经过合肥、蚌埠的两次中转,才能回到明光,单程至少要4个小时。“其实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我自己的空闲时间是比较少的,但我还是很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那些遭受到生活打击的人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每次回到家,单超在家里总是坐不住,他和妻子经常利用节假日看望困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了,上网时经常看到身边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周末回来以后,我就会尽量抽点时间上门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志愿捐献器官的“贤伉俪”

在参加公益活动的道路上,单超并不孤单,他有一位同样热爱公益事业的妻子,两人是高中同学,也都是当地一家公益组织的一份子,二人志同道合,敬老扶弱,成了协会里有名的“贤伉俪”。

2019年,单超萌生了志愿捐赠人体器官的想法,“我在公益协会了解到,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等着各种器官的捐赠,有的还等不到,自己如果出了意外,还能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受赠者就能够延长生命;或者捐给医院进行医学事业进行研究,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单超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妻子孟凯丽的支持,贤惠的妻子不仅从思想上支持丈夫,在行动上也作出了同样的捐献选择。

很快,夫妻二人郑重签署人体器官捐赠志愿书,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赠志愿者。

热心助学的爱心夫妇

2020 年夏天,单超与妻子在参加公益活动时,了解到明光市石坝镇三关村一名特困孤儿考取了阜阳一所大学,由于缺乏学费,打算弃学。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单超当即找到镇政府联系询问情况。原来,夏同学当年刚刚考取大学,父亲在她几个月时就不幸去世,母亲随后离开了家。夏同学一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无固定工作,抚养其长大已很是艰难,再也无法承担其高额的大学学费。

夫妻二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给予夏同学四年的大学教育资助,助她完成学业。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单超带着现金和慰问品来到夏同学家中,鼓励她树立信心好好学习。“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余的不要多想。”单超用最质朴的语言鼓励夏同学。

虽然解决了上学费用的问题,由于担心夏同学背上思想包袱,不能安心学习,每年春节,夫妻二人都会采购慰问品和学习用品去她家看望,带给她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她(夏同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等她毕业后,我打算再资助一位大学生。”谈到自己的善行,单超表示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会把这份爱心一直坚持下去。

现在,在单超的带领下,他所在工区的其他铁路职工们也渐渐地开始参加公益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胡越 周迪)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