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4-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三铸三有”为产业工人赋能加“马”

    摘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马鞍山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对照

  • 杭州市:数字产改小切口做优共同富裕大场景

    摘要:共同富裕依靠产业工人,共同富裕惠及产业工人。杭州自2021年6月被确定为省级非公产改试点市以来,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质增效。完善组织体系,夯实数字产改工作基础。杭州组建了

  • 6个方面20项工作80条举措今年我省产改工作这样做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印发《2023年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以下简称《要点》),对2023年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点》坚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6个方面20项工作80条举措今年我省产改工作这样做

我省印发《2023年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

   期次:第8067期   

本报讯 近日,省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印发《2023 年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以下简称《要点》),对2023年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要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团结动员广大产业工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点》从加强思想引领、组织建功立业、提升技能素质、提高地位待遇、推动队伍壮大、强化统筹推进等6个方面确定了20项重点工作80条具体举措。

围绕加强思想引领,《要点》提出,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继续实行非公企业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产业工人作用,培养吸收一线班组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等入党;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宣讲团作用,加强弘扬三个精神阵地建设,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安徽篇章”主题宣教活动;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好网民”主题活动,激发工人文化宫转起来、活起来。

围绕组织建功立业,《要点》提出,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铁路重点工程等全国引领性劳动竞赛,深化省级示范性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带动各级开展各类竞赛上万场,组织超过三百万产业工人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推动产业工人技术创新,推深做实“跟着劳模去创新”活动,完成全省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决赛,发布一批“金成果”“金项目”“金点子”;强化产业工人创新扶持,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揭榜挂帅”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一线产业工人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

围绕提升技能素质,《要点》提出,推动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上线运行安徽职业培训在线学习平台,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70 万人次以上,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竞赛基地建设;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推进技工强省建设,全年新增持证技能人才 30 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 9 万人次,建设安徽工匠学院,开展第十四届全省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选树100名“安徽工匠”。

围绕提高地位待遇,《要点》提出,着力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做好“两代表一委员”中产业工人的政治安排相关工作,注重推荐优秀产业工人作为各级先进模范人选,制定全省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五年规划;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推动以技能人才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开展自主评价,支持一线职工人人持证;加强产业工人维权服务,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落实,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围绕推动队伍壮大,《要点》提出,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继续以“42101”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推进“互联网+”普惠服务,推进全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和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加强“皖工惠”等省市工会普惠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工人活跃度、满意度;做好产业工人就业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春风行动等活动,搭建人企对接平台,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此外,《要点》还提出,围绕破解重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举措;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研究制定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的实施意见,示范引领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试点工作提质扩面,全面推进产业(行业)、县级试点工作,全省培育各级各类试点单位上千家;加强培训宣传,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省产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其办公室作用。

(李林 本报记者 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