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7-0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滁州“全生命周期”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滁州市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落实,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做实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全生命周期”服务大文章,大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截至目前,滁州市市场主体总量达50.9万户,市场主体增幅

  • 安庆上线科技型企业一站式服务云平台

    摘要:本报讯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安庆市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科创资源,上线科技型企业一站式服务云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联通政府、中小企业、人才、第三方服务机构四大主体,打通信息屏障,整合系

  • 宣城市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宣城市聚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 陶辛荷花别样红

    摘要:7月1日,陶辛水韵景区,荷花绽放,清香四溢,吸引市民游客纷纷到此纳凉、赏花、拍照、打卡。近年来,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充分发挥江南水乡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荷莲特色产业,种植荷花2万余亩,成为全国品种最全

  •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通车

    摘要: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日上午9时,合肥轨道1号线三期正式通车运营。自此,1号线北延至新站区,省城南北从滨湖到新站将实现约1小时通达。1号线三期工程正线全长4.54千米,共设

  • 安徽省“安康杯”“安全记心中全家总动员”讲演比赛开赛

    摘要:本报讯6月29日上午,安徽省“安康杯”“安全记心中全家总动员”讲演比赛在淮南举行。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文静出席并宣布比赛开始。淮南市相关负责同志、省安康杯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同志出席。比赛现场,各市总

  • 安徽入统企业已收购小麦393万吨

    摘要:本报讯7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小麦自5月25日由南向北陆续上市后,收购市场平稳有序。截至7月2日,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393万吨,占预计收购量44%。全省三等小麦平

  • 文化产业年营收超16.5万亿元

    摘要:人民日报北京7月2日电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16.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98亿元,增长1.0%。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入统企业已收购小麦393万吨

占预计收购量44%

   期次:第8113期   

本报讯 7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小麦自5月25日由南向北陆续上市后,收购市场平稳有序。截至 7 月 2 日,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 393万吨,占预计收购量 44%。全省三等小麦平均收购价格由开秤时的 1.25 元/斤,持续上涨到 1.35 元/斤,每斤价格提高 1 毛钱左右。

据悉,夏粮上市前,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2023 年夏粮收购应对预案》,成立夏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充实夏粮收购工作力量。全省准备收购仓容超 1805 万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1005万吨),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准备收购资金200亿元,夏粮收购的仓容、资金充足。

为妥善处置受损粮食,我省建立省市县三级临时收储机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萌动、发芽等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数量、分布和市场价格情况。督促各地在做好达标小麦收储的同时,鼓励加工企业调整生产工艺,收购萌动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小麦。支持饲料、养殖企业积极入市收购芽麦,有效解决不能进入口粮市场的芽麦出路问题。

各地粮食管理部门按照要求向社会公布 310 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农民就近选择烘干服务,帮助农户解决收获小麦水分高容易发芽的问题。

截至 7 月 2 日,安徽全社会入统企业收购小麦 393 万吨,占预计收购量 44%。全省三等小麦平均收购价格由开秤时的 1.25 元/斤,持续上涨到 1.35 元/斤,每斤价格提高 1 毛钱左右。

据悉,今年我省部分地区小麦虽然不完善粒超标,但真菌霉素等卫生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芽麦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价格较低,饲料企业收购芽麦作为生产原料的积极性高,芽麦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目前达到1.28元/斤。

此外,我省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同时江西、湖北、河南、陕西、浙江等省部分粮库、加工企业来皖采购小麦,市场购销活力大大提升。据统计,今年全省参与夏粮收购企业达1190 家,较去年增加 25 家。其中,国有粮食收储企业 327 家、粮食贸易企业163家、粮食加工转化企业700家。

“今年安徽省小麦旺季集中收购量将达到 900 万吨,为帮助群众售粮服务企业收粮,重点采取多重措施。”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表示,他们要求收购库点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做好咨询讲解、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让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

同时,该局发挥产后服务体系项目作用,积极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据统计,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烘干粮食超36万吨。督促地方成立粮食收购帮扶队伍,主动对接种粮农户,提供上门小麦质量检测服务,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指导,做好小麦分类收储,促进农民减损增收。(本报记者 徐晓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