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7-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凝聚奋进力量共奏发展凯歌

    摘要: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硕果盈。自去年9月“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开展以来,郎溪县总工会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五强”为目标,深度思考,找准定位,守正创新,

  • 坚持法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

  •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地勘单位发展前景,引领干部职工价值观走向。本文从分析思政工作开展意义、梳理当前思政工作存在问题以及提出推进思政工作向好发展意见建议三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期次:第8121期   作者:□龚剑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地勘单位发展前景,引领干部职工价值观走向。本文从分析思政工作开展意义、梳理当前思政工作存在问题以及提出推进思政工作向好发展意见建议三个方面阐述新时期地勘单位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思想认识;以文育人;心理疏导;科学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激发干部职工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方向盘”,是带动地勘单位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有效构建新时代地勘单位新气象,能有力发挥地质干部争先创业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社会朝高质量目标前进,发展向绿色生态靠近,地勘单位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大环境下,研究、分析、掌握地质干部思想脉搏,是促进地勘单位健康发展的长远性战略目标。

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意义

地勘单位作为技术型、业务型单位,以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为职责,在国家地质勘探、资源勘采、测量测绘、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巨大贡献。地勘单位干部职工多数奋斗在一线,背井离乡,服务野外,照顾家庭时间少,工作流动性大,环境较为艰苦,这些客观因素对地质干部的思想牵动较大,对地质勘探工作延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影响较深。此外地勘单位正处于分类改革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各种随着网络便利而迅速传播的物质至上、“躺平”等价值观念,对职工的思想态度、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等都存在潜在威胁。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新时期地质人“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凝聚干部职工力量,奠定扎实的思想根基,才能建设一支有目标、有干劲、有能力的地质队伍,才能助推地勘单位和地质干部更好适应现阶段发展趋势,保障地勘经济稳定运行。

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波动大。当前地勘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型变革,单位日常运转维持资金由全额财政支持向差额拨款、自收自支模式转变,此项改革涉及每一位地质干部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每一位地质干部的心。虽然对改革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主流认同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单位进步发展必由之路,但鉴于传统“铁饭碗”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时难以转化,致使地质干部主观上认为单位在经过此项重大变革后,会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例如单位发展前景、自身职位晋升空间、个人劳动报酬保障等。诸多担忧中,尤其对劳动报酬方面高度关注,思想重心无法完全集中到各项工作上。

2.认识不到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正是在此背景下,地勘单位踔厉奋进,将“高质量”提供能源资源保障发展、提升经济效益作为首要价值导向,致使部分地勘单位过分关注专业性强的业务工作、能带动创收发展的经济工作,从而忽视提供精神内核引领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种氛围之下,使得单位内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参与度低,甚至岗位设置“形同虚设”。此外随着地勘单位人员力量壮大,新进青年员工数量比例增加,地勘单位的工作思路、价值观念、队伍结构、整体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作为单位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对经济建设的认识往往排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上,普遍认为“生产好、收益好,一切都好”“先抓经济,再抓文明”。

3.缺乏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发挥着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的作用,必须围绕干部职工、关照干部职工、服务干部职工。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信息、大数据的“全面覆盖”,以及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干部职工对于新事物的追求和接受程度都远超以往,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机制、反响上未能与单位内生发展“齐步走”,要么依照传统,不创新教育模式、不更新教育思维,或生搬硬套各类思政教育课程,或按部就班实地开展考察活动;要么“无的放矢”,不区分对象、不精准提供工作内容、不预测干部职工思想动向,全单位下“一盘棋”,在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人文关怀”尤为欠缺。

三、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交流增强思想稳定性。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中心,区别于其他业务工作,尤其当下人与人之间社交距离缩短,信息沟通障碍减少,促使地勘单位更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一是巩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发挥好地勘单位学习小组作用,持续开展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教育、交流活动,坚持用正确的理念、思想铸魂育人,统一思想,形成集体意识。二是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用好国家、省市红色资源,有序推进读红色家书、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赏红色物件、观纪念展馆等系列活动进单位,利用“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价值观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三是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畅通单位内外部沟通渠道、遵循干部职工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考虑干部职工内在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测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既关心理解,又倾注爱护,为其提供可发展的工作空间、平台,帮其实现个人价值。

2.以文育人提升认识深刻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地勘单位自身的文化底蕴是最鲜活的意识形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地勘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加大对文化的挖掘与培养,更该坚持创造性的成果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以及地勘单位干部职工舍小家成大家的奉献精神、坚守岗位的担当精神和恪守使命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通过将这些仍有借鉴意义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以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形式呈现,以通俗化、生动化的表达方式,激发干部职工参与积极性,形成一体式、融入式的思想认知体系。

3.依托数据提高工作科学性。二十一世纪是数据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大数据的发展与新时代地勘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托,共同生长,数据的科学性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与技术支撑,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运用数据技术,首先精准识别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对干部职工思想、行为与认知变化展开调查,科学掌握不同群体思想行为、认知结构变化规律,建立个性化群体认知储备档案。其次精准提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依托收集的基础数据,结合单位内部最新动态,科学分析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按需供给”,从而满足干部职工个性化服务需求。最后精准预判干部职工思想动向,完善地勘单位内部舆情信息收集机制,动态掌握干部职工对于社会发展、单位发展、个人发展等信息关注程度,提前掌控思想认知风险点,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风险处理机制,有效化解干部职工不良情绪和错误价值观点。

思想是人行为的开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根基,是一条线,连接每一位地勘干部;是一面旗,展现地勘单位核心价值;是一盏灯,指引地质队伍前进方向。总而言之,地勘单位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要突破传统,知晓创新,科学有效调动干部职工主观能动性,不断推进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进程。(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