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7-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工会幸福驿站”让户外劳动者清凉一“夏”

    摘要:外卖送餐员在合肥柏堰科技园的首家“工会幸福驿站”内品尝西瓜“这西瓜好甜啊,我刚刚在外面送完一单外卖,来到驿站休息一下,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以后咱外卖小哥也有了歇脚的地方,感谢工会……”7月11日,入伏首

  • “一县一品”塑工会品牌“临工惠”赋能乡村振兴

    摘要:自“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阜阳市临泉县总工会第一时间召开专题推进会议,集体学习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关于“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实现28个乡镇街道工会对口联系指导全覆盖,结合领

  • “娘家人”带娃“托”稳职工心

    摘要:近日,六安市裕安区总工会关爱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开班,全区近400名适龄儿童参加托管。该托管班以看管服务为主,延伸提供作业辅导、心理关怀、户外活动、红色教育、家风教育等,助力职工子女度过一个安全、快

  • 国网安徽电力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展

    摘要:本报讯日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网安徽电科院举办2023年职工创新成果展。来自国网系统的30家单位参展,共有162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展出。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产业工人队伍

  • 工会调研访需求“四项建设”办实事

    摘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不断推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2022年10月以来,宣城市宣州区总工会聚焦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工会工作难点,成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宣州区总工会

工会调研访需求“四项建设”办实事

   期次:第8123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不断推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2022年10月以来,宣城市宣州区总工会聚焦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工会工作难点,成立 5 个小组,由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走进基层工会、深入企业车间,零距离了解各产业园区工会建设、企业职工建会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及“职工之家”、厂务公开、工会驿站等工作开展情况,倾听基层工会诉求和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建议,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加强建设、彰显作为。

以“活动”激活力 引领思想建设

“一直以来,公司业务比较忙,职工们很少有时间参加文体活动,园区‘职工之家’(体育馆)建成使用后,大家会在工作之余相约一起过来打球,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安徽宣城金宏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小汪说。

“今年,公司引进了一批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这也对我们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想给自己‘充充电’,正好公司新开办的职工电子书屋帮助我们实现了‘读书自由’。”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职工小侯说。

……

为回应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区总工会以“面向基层 服务职工”为宗旨,积极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和运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强化职工思想引领,激发职工队伍活力。

区总工会与实体书店合作成立宣州职工图书馆,免费提供书刊 5 万余册,开展职工读书分享会 5 期;与重点产业园区合作建立综合性活动中心,今年已举办多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团体赛事;“五一学堂”常态化开展瑜伽、形体、拉丁、手鼓等公益课程;推行宣州职工“一卡通”服务,会员凭卡可免费或优惠享受观影、打球、购书等。

“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能够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集体感和荣誉感,只有让职工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企业才能够和谐稳定发展。”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杨兵说。

以“产改”促提升 推进队伍建设

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打造焊工人才创新基地,广泛开展名师带徒活动,有效促进了焊工技能的“传帮带”;安徽宣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行厂务公开,重视工匠人才培养,打造技能比武品牌活动,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于 2020 年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于2022 年获得“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宣城市建林机械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工分制改革,促进技能人才不断涌现……

今年以来,区总工会先后组织召开2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会议,与 35 家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和重点企业代表共同商讨,重点打造 10 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企业。调研组一行先后多次深入试点企业,指导园区和企业抓好劳动和技能竞赛,加强人才创新基地建设。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既是使命所系,也是发展所需。工会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既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好的经验、做法推广传播出去,又要做好平台搭建、权益保障、破解难题的协调沟通工作。”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群由衷地说。

以“建家”聚合力 规范组织建设

近年来,区总工会牢固树立“两心”服务理念,把推动模范“职工之家”建设作为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抓手。按照“政策引导、量身打造、持续助推、遍地开花”的宣州模式,两年来,区总工会投入经费 52 万元,成功打造 11 家区级非公企业模范“职工之家”。

建成后的模范“职工之家”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职工学习交流、活跃企业整体氛围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今年,调研组经过前期的走访调研、意见收集后,决定继续打造10家非公有制企业模范“职工之家”。

“我们的职工普遍比较年轻,在建设‘职工之家’时要考虑职工对多样化精神生活的追求,要满足年轻人不断进取的需要,通过调研参观一些企业的建设情况,我们学到了不少好的经验,思路也得到了开拓。”调研组在走访安徽克琳黛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时,该公司工会主席有感而发。

在走访安徽砼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时,调研组指出,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职工都来自外地,因此,不仅要充分整合有效资源,优化硬件配置,做到食堂干净卫生、宿舍环境舒适,建好职工书屋、完善健身器材、优化活动场所,还要组织开展各类工会活动,让外地职工能在此感到温暖和幸福,真正实现稳岗就业。

以“驿站”暖人心 提升阵地建设

“天气热了,有一个能够乘凉休息、免费喝水的地方,对我们来说是个福音。”“有了驿站后,冬天,饭菜凉了可以用微波炉加热,夏天,饭菜可以放进冰箱冷藏。”7月的一天,环卫工人操大姐在完成了一个时段的工作后,走进街边的一家工会驿站,一边休息一边称赞道。

为进一步关爱户外劳动者,今年,区总工会召开了全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计划于今年建设不少于 80 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26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新建的站点进行科学选址并自主申报。

调研组一行也先后多次赴辖区开展站点选址考察调研,现场查看用地面积、现有设施、周边环境等,蹲点了解户外劳动者数量及人流量等情况。目前,全区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9家。驿站内桌椅、空调、沙发、电视、冰箱、饮水机、微波炉、急救箱、充电器等一应俱全,切实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休憩场所和便利服务。

“当前,市委、区委把为企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工会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坚持‘市委、区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工会组织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要有效发挥工会职能和组织优势,进一步贴近群众、服务职工,用行动让职工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取得实效。”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许亚军说。(陈霞)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