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合肥海关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助力全省进出口稳中提质、符合预期。上半年,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512.6亿元,增长14.5%;进口1262.9亿元,下降13.4%。
季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 2000 亿元。前两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值分别为 1768 亿元、2007.5 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分别增长 1.8%、4.8%。从环比看,二季度进出口比一季度增长13.5%。
外贸经营主体稳中有进。上半年,我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011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37家,增长9%。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864.7亿元,下降4.3%,占进出口总值49.4%;国有企业进出口1010.6 亿元,增长34.2%,占26.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99.8亿元,下降5.4%,占23.8%。
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52亿元,增长26.8%,高于整体23.4个百分点,占33.2%;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为920.6亿元,下降7.1%,占24.4%。同期,对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 515.5 亿元、441.5 亿元、427.7 亿元,分别增长4.5%、下降4.3%、下降15.9%,分别占13.7%、11.7%、11.3%。
同期,农产品进口 166.2 亿元,下降 4.7%,其中粮食、食用油、干鲜瓜果及坚果分别进口 32 亿元、16.6 亿元、4.6 亿元,分别增长18.1%、2.4%、118.2%。
据介绍,上半年我省出口呈现三大新特点,一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快速增长。我省“新三样”对全球 191 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记录,其中出口荷兰 50.5 亿元,出口美国 32.7 亿元,出口巴西 9.8 亿元,出口德国 8.3 亿元,出口西班牙 7.7 亿元。二是民营企业为出口绝对主力。我省民营企业“新三样”出口149.5亿元,增速达到25.7%,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68.2%,高于民营企业出口总值占全省出口总量的比重。三是太阳能电池出口领跑“新三样”。我省出口太阳能电池12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5.1%。同时,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电动载人汽车出口 16.9 亿元,增速达 152.6%;锂电池出口 75 亿元,增速达187%。(本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