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7-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暑期公益艺术培训

    摘要:7月21日,在含山县陶厂镇尚画美术馆,文化志愿者正在指导孩子。含山县陶厂镇尚画美术馆暑期公益培训班7月10日正式开班,开设少儿书法班、古琴班、国画班等三个艺术班,由文化志愿者免费为孩子们上课,满足少儿

  • 根雕《掷铁饼者》入选“中国体育艺术展”

    摘要:本报讯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杭州市体育局主办的“盛世庆亚运体育建新功——中国体育艺术展”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我省望江县著名民间根雕艺术家施洪源的根雕艺术作品《掷铁饼者

  • 潘军画展在亚明艺术馆启幕

    摘要:本报讯7月21日,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安徽文学艺术院联合主办的“泊心堂墨意——中国当代作家潘军画展”在位于合肥市包河之滨的亚明艺术馆开幕。安徽省文联主席、著名诗人陈先发出席并致辞,他称赞“潘军的文化形象

  • 蚌埠:千里江山图”成最美街景

    摘要:本报讯“好美的街景!”“画得真好,一看就是专业水平!”炎炎夏日,在蚌埠市区体育路西段200多米长墙面上彩绘的一幅幅山水画卷吸引了过往市民、游客的目光,有的驻足观赏、评头品足,有的拍照打卡、连声点赞。据

  • 金寨红杜鹃乡村少年合唱团亮相中国合唱大会

    摘要:本报讯“我们站在舞台中央,肩上扛着使命荣光……”银铃般嘹亮的的歌声回荡在北京金帆音乐厅,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孩子们,用纯净质朴的声音,打动了全场观众。7月21日,首届中国合唱大会暨2023全国青少年合

  • 《赤伶》:位卑未敢忘忧国

    摘要: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之际,一曲《赤伶》以特有的腔调,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眉黛青颦、华容婀娜的娇艳女子,缓步移莲登上了舞台,引出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

    摘要:近日上映的新片《长安三万里》,以60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一部大唐史诗,高适、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等唐代贤才逐一亮相,给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惊喜。《长安三万里》打破以往传统纪录片的方式,把唐代诗人通过

  • 阜阳市工人文化宫精心打造“职工学堂”

    摘要:7月22日,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省工艺美术学会剪纸专委会副主任、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委会主任周康乐应邀来到阜阳市工人文化宫,开展剪纸艺术讲座及交流展示活动,为阜阳剪纸艺术家及剪纸爱好者带来了一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

——观《长安三万里》

   期次:第8128期   

近日上映的新片《长安三万里》,以 60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一部大唐史诗,高适、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等唐代贤才逐一亮相,给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惊喜。

《长安三万里》打破以往传统纪录片的方式,把唐代诗人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不管是画面还是配乐,都很国风、很唯美。不得不说,这个方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影片创造性地以老年高适为视角,回忆一生中与李白相处的往昔,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清风柔的黄鹤楼到繁花似锦的长安城,从笙歌曼舞的扬州温柔乡到白日黄云的西塞古战场,一部大唐万里山河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这是一部浪漫而感伤的“诗电影”。在那个人人会写诗的大唐,剧中人物皆开口成诗。不管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抑或是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通过电影,我们都能对那个时代下独特的人生境遇和情怀,产生共鸣。

电影里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和从小就熟记于心的诗句——“红豆生南国”“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只要电影人物说出上句,现场就有很多人读出下句。那个璀璨的盛唐,那些如明珠一般的诗篇,前辈会读,我们这一代会读,下一代、下下代也会读,这是诗的魅力,更是美的传承。

这是一部直观又立体的“史电影”。影片对造型、场景、道具、表演等细节的把握非常用心,极力还原唐朝风貌,将观众拉进历史之中。

动画一开篇便是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入侵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大战前夕,朝廷的监军太监持节至高适帐内,问询起高适与李白的一生往事。

于是,李白、高适、杜甫、孟浩然、王维这些1000 多年前的大诗人,不再是书中的某张图或纸上的某首诗,他们变成和我们一样鲜活的人。他们也曾风华正茂,一路成长,在波澜壮阔的大唐盛世下追求理想,渴求建立功名。

而这个过程,他们的诗也就承载了各自独特的情感、精神和故事。通过他们互联、交叉的故事,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和诗句有了更直观与立体的认识。

这是一部全面又创新的“视电影”。近三个小时的超长片长,从更广的视角解读传统文化,用创新的方式去展现传统文化,并将唐朝盛衰历史与唐代文学艺术之辉煌一并集中展现。我们可以在电影中感受壮美的大唐盛景、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唐诗流传千年的魅力,品味“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尤其李白创作《将进酒》的那一段,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谪仙人驾鹤前往凌霄宝殿,与天上诸神推杯换盏。从动画到特效,甚至配音,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冲击视觉、动人心魄的美,让人心潮澎湃。

当然,不仅是主角的多角度呈现,哪怕里面一个小小配角也都很饱满。有女扮男装的裴十二、童真可爱的小杜甫、战死沙场的哥舒翰、充满阳刚之气的程公公,以及岐王府里的李龟年等等,这些配角每一个都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整部电影看完,你会发现故事设计很巧。因为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而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更接近大众,所以,用高适的视角去讲李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李白。

但无论是天才李白还是普通人高适,那么不得志。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遭遇困苦和挫折;高适年轻时天赋有限,不善于读书,处处碰壁,直到暮年才终成大器。但他们都在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理想,去接近心中的“长安”。

《长安三万里》这个名字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长安,那个盛唐的中心,那个象征着繁荣和富饶的城市,那个人人向往的地方;三万里,这个距离,既可以代指大唐之辽阔,也可以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当然,长安之远,远不止三万里,而比这更远的,是人生的圆满或遗憾。毕竟有的人把最美的姿态留给了长安,更多的人则穷尽一生都在去长安的路上,但不管怎样,至少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一个“长安”,并拼尽全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诗。

所以,有理由相信,只要诗在,“长安”就在,在远方,也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马庆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