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之际,一曲《赤伶》以特有的腔调,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眉黛青颦、华容婀娜的娇艳女子,缓步移莲登上了舞台,引出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土沦陷,战火蔓延到江西省的安远县。日本人围住了县城,威逼戏院为他们演出,并点名让男旦名角裴晏之出演《桃花扇》,若不从,火烧戏院和县城。裴晏之只得应答。只见他水袖柔婉,字正腔圆,把那个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演绎得活灵活现。突然,鼓声急促,唱腔悲愤,只听裴晏之大吼一声“点火”,整个戏院霎时成了火的海洋。“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鬼子被烧死了,伶人也……
赤,红也;伶,唱戏之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伶人炽热的爱国之情,铸成了一首荡气回肠的赞歌。
2018 年,《赤伶》问世。它是一首以古典为题材的网络古风歌曲。曲作者融合了古典乐曲与现代音乐的元素,尤其是大提琴如泣如诉的旋律,令人哀怨唏嘘。歌词的文字生动形象,充满诗意。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比比皆是。“一抹赤红,如血残阳”“繁华尽落,寂寞如初”“红颜如瓷,碎了一地”等等,华美婉约,足见词作者的语言功底。
最重要的是,《赤伶》不同于其它歌曲且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充满了戏腔的韵味——那就是国粹。
古风歌手HITA首唱了这首歌,但一直不温不火、反响平平。
谁也没想到,2021 年 2 月 17 日,歌唱家谭晶在参加江苏 TV 第三期《蒙面唱将猜猜猜》中,蒙面演唱了这首歌,着实惊着了韩红等评委。谭晶那游刃有余的高音和较专业的戏曲念白,以自己特有的嗓音表现出了博大的情怀,把私情小怨的剧情升华至伶人忧国的大格局。从此《赤伶》广为传唱,不愧是国家级唱将。(李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