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曾是身着戎装的热血青年,在国防事业中建功立业;回到地方,他们恪守忠诚、乐于奉献,在乡村振兴征途上实现自身价值,倾心谱写着人生新的精彩篇章。”日前,天长市仁和集镇党委书记高东军如此评价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的“兵支书”。
近年来,仁和集镇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发展要求出发,充分发挥退伍军人忠于职守、吃苦奉献、奋斗拼搏、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精心构建培育机制,培优建强村带头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力量。
2010 年 12 月退伍的王志赵,返乡后便一头扎进田地里,踏实苦干、至诚至真为乡亲们做好事、办实事,从村民组长干起带领大伙儿走共同富裕之路,逐步成长为一名群众信赖的乡村振兴“带头人”。2018年7月,王志赵被仁和集镇党委任命为仁和社区(涉农社区)党总支书记;2021年1月村“两委”换届,他又高票当选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带领干部群众不断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
王志赵还结合社区实际进组入户搞调研,为村民算产业发展增收账,说服大伙儿流转土地200多亩并创新实施“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发展“稻鸭共养”产业,促进村民每亩均增收近1000元。
不仅如此,王志赵积极推进“阳光村务”,多方奔走积极争取乡村振兴扶持项目资金,新建标准化厂房 1500 平方米,主动对接安排社区劳动力为企业提供生产加工、劳务、保洁等服务,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社区80余户村民实现就业增收。
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王志赵带着大伙儿对社区闲置土地和姚头涧水库、社区老综合厂等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整合,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外公开发包,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突破百万元大关,村民年人均收入 2.97 万元。伴随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仁和社区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先后获评“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社区”“天长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并获得“天长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3 年 2 月,王志赵被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授予“皖美村支书”称号。
“变换的是阵地,不变的是初心。作为一名村支书,我将继续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坚守‘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不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王志赵信心满满地说。
像王志赵一样艰苦拼搏、担当作为的“兵支书”“兵委员”在仁和集镇还有不少。
仁和集镇南尖回民村是天长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80 后退伍军人薛怀林自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在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的同时,还带领大伙儿走好乡村振兴之路,通过积极谋划争取发展项目、统筹各类资源拓宽增收渠道。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2022 年该村积极争取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助资金和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 100 万元。目前,投资预算 194.1 万元的村民族产业孵化园一期项目已顺利完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18 万元,并带动村民人均增加就业收入 2 万元;预算约 280 万元的民族产业孵化园二期项目,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推进中。
为促进回汉农民共同增收致富,在薛怀林主导推动下,村“两委”因地制宜整合利用高邮湖、秦兰河滩涂等水资源优势,开辟发展鱼蟹、芡实种养基地4个,引领有能力的村民发展葡萄、草莓等果蔬大棚农业项目 3 个,通过多渠道发展带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
退役不褪色,热血践初心。在仁和集镇8个村、3个社区 74 名村(居)“两委”成员中,现有 22 名是退役军人,其中“兵支书”3 人、“兵委员”19 人。“以王志赵、薛怀林等为代表的一群退伍军人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父老乡亲的承诺,奔忙于广阔的田野上,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人民谋幸福、助力乡村振兴的人生答卷。”高东军说。(粱章坤 曾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