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工人运动爆发时间和工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方。
1932年,国民党政府从安徽省六安县、霍山县、霍邱县,河南省商城县、固始县和湖北省麻城县各划一部分设立立煌县(县治设在金家寨镇),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了金家寨,将立煌县改名为金寨县。
早在1920年,金寨境内麻埠街的黄烟工人就举行过罢工斗争,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工人活动。1920 年 9 月、1923年2月、1924年9月,金寨麻埠街和六安城区等地的黄烟工人先后举行过三次“挂刨子”斗争,迫使资方增加工资。1927 年中秋节,麻埠黄烟工人在上海、六安等地工人运动的影响下,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伙食,并成立了烟业工人组织。1928 年4月,麻埠、六安等城镇烟业工会会员达到 300 多人,中国共产党在工会中建立了基层组织。麻埠一带农村中手工业工人和农民联合组织成立了“劳动联盟”。境内汤家汇、南溪等地铁棚、锅棚的工人积极参加农民运动。
1929 年 6 月 16 日,中共商城县委(金寨西部地区当时属商城县管辖)在汤家汇廖氏祠召开商城县工人代表大会,河南杨山煤矿派工人代表出席,金寨籍早期共产党员袁汉铭作政治报告,重点报告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后的革命形势和红军作战任务,并成立了商城县总工会。会后,境内南溪、吴家店、铁冲等地成立了分会。
1930年夏,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境内党、政、工、青等组织集中成立统一的行动委员会。冬季,工会组织开始恢复,并改称“赤色工会”。各业工人开始建立职业工会,统一在赤色工人联合会的领导下,开展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斗争。同年,境内苏区金家寨、燕子河、汤家汇、吴家店等地建立区级工会,领导农村中工人、手工业工人参加根据地内的革命活动。
1931 年 5 月 30 日,根据《苏区工会组织法》,皖西北特区总工会在金家寨成立,各县出席成立大会的代表52人,代表着皖西北根据地内12570名工人。会后,对各县工会进行整顿,健全各区工会,部分乡成立工会小组。县、区工会委员会均设委员长、秘书各 1 人,委员 3 至 5人,有组织、宣传、经济、青工等部,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工作。
1932年立煌县(金寨县的前身)建立后,境内即开始建立建筑、染织、搬运、人力车、陶冶、缝纫、理发、澡堂等行业的工人组织。
1934年,立煌县总工会成立,设主席、会计、庶务、书记各 1 人,董事若干人。次年增辖木业、印刷、刊刻、皮革、五金、糖果等职业工会。
1939 年,立煌县工人抗敌协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建立部分基层工人抗敌协会。
1944 年 4 月,立煌县总工会被安徽省总工会命名为立煌县示范总工会。1945年冬,全县较大集镇设立工会分会或办事处。1946年,麻埠工会分会辖排业、木业、篾业、铁业、漆业、屠宰业、酒业、染织业、制茶业、制麻业、豆汁业等职业工会。
1950 年下半年,中共金寨县委派员筹备金寨县工会,建立银行、供销社、店员、搬运、排业5个行业基层工会,有会员 200 余人。1951 年 7 月,金寨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9 月,境内流波镇、金寨镇分别设立工会办事处。
1954 年 6 月,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改称金寨县工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5 年 7 月 19 日在梅山召开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金寨县工会联合会。
1960 年 10 月,金寨县工会联合会改称金寨县总工会,基层工会组织发展到61个,会员3900人。
(胡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