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日,蚌埠市蚌山区黄庄街道朝阳社区热闹非凡,“陶艺釉术传习基地”吸引众多陶艺爱好者的光顾,前来感受这门千年技艺的独特魅力。
只见社区里的老人、孩子们纷纷上场,软软的陶泥在大家灵活巧妙的五指之间,通过捏、搓、拉、压等手法,呈现出茶碗、碟子、花瓶、水杯的形状,看到一个个可爱精致、新颖有趣的陶艺作品新鲜出炉,大家伙儿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022年上半年,黄庄街道接到社区居民文化“点单”,称“好想过把陶艺瘾”。恰巧,蚌山区文联正在挖掘整理民间艺术项目,收集到一份南山(外窑)釉料制作资料。之后,在区委宣传部的鼎力支持下,“蚌山区黄庄街道陶艺釉术传习基地”应运而生。据介绍,该基地面积100平方米,分制坯成型、修饰、施釉、烧制和展示区,创作队伍由起初的两人已发展到现在的 10 余人,创作陶艺作品 100 余件。同时,还面向社区陶艺爱好者举办作品展、培训、讲座 12 场(次),受众 1000 余人次。在“家门口”学习陶艺制作,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展现了辖区居民共创文明社区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提升创作水平,基地还组织开展了陶艺釉术溯源,多次深入淮南上窑、外窑等处实地调研,走访艺人,采集原料,摸索试烧。经过不懈努力,已基本完成南山(外窑)用釉还原,烧制出经典的“鳝鱼黄”“蟹壳青”发色。下一步,拟就这一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