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 27 日下午,初秋的天气依然炎热。带着粉尘采样器、个体采样器、个人噪声剂量计及滤膜等仪器、配件,黄山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科科长詹永国和同事们走进了矿洞内,这是位于休宁县的一家萤石矿开采企业。
走企下矿深入一线,几天来,他们已经连续去了9家工矿企业。
一个多小时后,詹永国和同事们出来了,卸下装备,他笑道:“哎呀,还是矿洞里面凉快。”他聊起了前一天去的矿区,“那还在地底下,走楼梯都要走不少路,感觉里外的温度能差个十多度,出来一下子在太阳下面还不适应。”
詹永国的工作是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内容包含:定点呼吸性粉尘采样,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样,定点噪声及个体噪声采样,温湿度及气压的测量等。而每一家企业具体的监测内容则是根据企业会产生哪些职业危害因素“量体裁衣”。去现场采样之前,工作人员会提前对企业的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护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设置情况以及劳动者的工作日写实等内容。
“就拿这家萤石矿开采企业来说,我们工作人员要提前做好摸排工作,该企业产生粉尘和噪声两项,就会针对这两项进行监测。”詹永国介绍,“我们有定点的矿用粉尘采样器以及个体采样器,其中个体采样器要佩戴在工人身上,跟踪记录一天工作时长的 50%,像今天就至少要监测 4 个小时,监测仪器上有计时、流量等数据。”
在这期间,为了高效利用时间、合理开展工作,对于离得近的企业,会先赶去,给劳动者挂上个体采样器和个体噪声剂量计等设备,利用其中的时间差,他们便会进行其他项目的监测,如噪声检测,温度、气压等。几天下来,除了矿山,他们还走进了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
在现场,工作人员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记录,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粉尘或化学毒物采样期间,还会对岗位噪声进行监测。如果浓度或强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他们会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卫生行政部门,督促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对于噪声超标岗位,在现场就会告知企业应加强劳动者佩戴耳塞的管理。
詹永国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到其他区县 40 多家企业开展这项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更好掌握我市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另一方面,企业找第三方监测是需要费用的,而我们来监测是免费的,也为企业减轻了压力。”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各区县疾控机构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能力,黄山市疾控中心于近日举办了培训班,为后续进企业开展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打牢基础。
曹丽霞 汪敏 王婷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