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09-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秋月下的金桂

    摘要:渐盈的秋月嵌挂在夜空,或许因为怀旧抑或别的心情,月色朦胧下,我独自走在母校校园内铺满落叶的石径上……走到一幢三层小楼前,我不禁驻足,仰视着承载我5年中学时光的教室,恍若重回那青葱年华。秋风瑟瑟,蛐鸣声

  • 秋野童心

    摘要:

  • 至味鲈鱼惹乡愁

    摘要:《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据说这是“乡愁”一词最初的出处,表达的是作者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事实上,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鸿雁”“明月”“船票”

  • 古城秋意

    摘要:秋天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一场绵绵细雨后,我居住的滨江古城仿佛一夜入秋。江水从最初的汹涌变得安静了,如果夜晚的时候在江堤漫步,你会从它哗哗的节奏中感受到宁静平和,仿佛安德烈·波切利的《浪漫曲》,它有着

  • 丰收时节秋色分

    摘要: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分是个很特别的节气,因为它是个融节日与节气于一体的节气。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那么,丰收时节的秋分,到底是怎样一种“分”?秋分之分,是一种富庶的分

  • 江南天路

    摘要:“如果你想到川藏,请到皖南领略别样风光。一百零八道曲曲弯弯,这里是云上的天堂。”这是宁国市一位作者创作的抒情歌曲《皖南川藏,云上天堂》序曲。一条路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背包客”。每天,特别是节假日,从苏浙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收时节秋色分

   期次:第8170期   作者:□邓荣河

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分是个很特别的节气,因为它是个融节日与节气于一体的节气。自 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那么,丰收时节的秋分,到底是怎样一种“分”?

秋分之分,是一种富庶的分。丰收,是秋天里最灿烂的词汇。北方的田间,棉花吐絮,烟叶变黄,地瓜们叽里咕噜地焦躁着,玉米棒子龇着大黄牙急着吐露心声。而北方的农人们呢?个个摩拳擦掌全副武装,田野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南方相对来说气候变化并不明显,但农人们不敢有丝毫大意,顾不上丹桂飘香,蟹肥菊黄,争分夺秒地忙着晚稻的收割,土地的耕翻,油菜的播种。淳朴的农人,用勤劳装扮着他们的丰收节。

秋分之分,是一种公允 的 分 。 古 籍《春 秋 繁露》中这般注解秋分:“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远了,性急的雷;远了,燥热的风。愈来愈近的,是那些丰富多彩的祭月礼仪和赏月习俗。我国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之分,是一种诗意的分。充满诗意的枫树林,在夜风中惊醒。星月踩着微霜的清冷,侧耳聆听那些鲜红的寂静。那是些积淀在秋天里的深沉啊,浓度不深不浅,恰恰适中,让多愁善感的人儿,双眸里汪着两滴晶莹。

秋分之分,也是一种无奈的分。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随着降水的减少,再加上水汽蒸发快,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物候的无奈,显而易见。“燕衔余暑去,虫唤嫩寒来。”不知不觉间,北方的霜开始悄悄为候鸟们打点南行的行装。枝梢间那些绿色的骄傲,成为短暂得让人心疼的光荣。青枝绿叶的戏散场了,没等秋风拉上幕帐,片片枯黄的落叶,便已响起稀稀疏疏的掌声。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秋分也是一种欢乐之分、激情之分、拼搏之分。秋分之际举办的杭州亚运会,无疑给今年的秋分添上了浓墨,加上了重彩。奖牌不会均分,但赛场的欢乐可以均分,拼搏的激情可以均分,欢迎各国友人的热情,也可以均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