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0-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枕梦水乡八里河

    摘要:9月21日,我们组团到八里河参观游览。大巴车进入安徽颍上境内,一幅美丽鲜活的乡村画册缓缓打开,水清岸绿,稻浪翻滚,白墙黛瓦,处处流淌着缤纷色彩田园之美。当车子驶进停车场,“八里河风景区”红色字样印入眼

  • 三味重阳

    摘要:重阳,是一幅秋声秋色的秋山水。天高气清,层林尽染,在这斑斓的日子,草木已被秋风灌醉。秋意还在不断地洇染,像墨水滴在宣纸上洇开,一直洇成了满坡的红紫烂漫。都是诗歌元素,都是快意恩仇,随着秋风翻卷,一去千

  • 陪读小区的烟火气

    摘要:我所在的这个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处于城市边缘。小区里除了住宅楼,还有社区办公楼、幼儿园、菜市场等,并配套有小公园和市民休闲广场,功能还算齐全。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闭合的围墙,没有规范的物业,又因为偏僻

  • 秋浓稻香

    摘要:

  •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摘要:霜降将至,意味着凛冬即将登场。秋天的尾巴有着枫叶般的红颜,带着金桂的馥郁,这让我想起毛泽东诗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之烂漫和豪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主题经历数千年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枕梦水乡八里河

   期次:第8188期   作者:□吴骧

9 月 21 日,我们组团到八里河参观游览。大巴车进入安徽颍上境内,一幅美丽鲜活的乡村画册缓缓打开,水清岸绿,稻浪翻滚,白墙黛瓦,处处流淌着缤纷色彩田园之美。当车子驶进停车场,“八里河风景区”红色字样印入眼帘,串串红灯笼高高挂,成片的柿子红彤彤。我们跟随导游登上电动游览车驶向景区。环形大道垂柳依依,随风飘逸,将园区连成一体。

导游是一位身材修长、面容清丽的小姑娘。她向我们介绍:八里河地处颍上县南部,南临淮水,东频颍河,是一个拥有近二万亩水面的天然湖泊。相传这里曾是九龙传珠的风水宝地、水乡仙境,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歌咏道:“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微风涟漪,惊起沙禽岸飞。”可惜到了元末明初,由于战争频仍,颍淮泛滥,八里河周边汪洋浩瀚,良田被淹,房屋倒塌,百姓逃离家园,这里曾经流传着“决了母猪圈(漯河东面),淹掉颍州十八县”的歌谣。

车子继续行驶,犹如滑动在绿色绸带上。导游接着说:相传“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理的第一条河就是颍河。面对5700亩沼泽地、

“一湖分两地”困境的八里河人民,深深懂得大禹的“疏川导滞,汩越九原,钟水丰物”治水之道。1990年,新一届八里河镇领导提出了大胆设想:筑坝造桥,沟通南北交通;兴建学校,让孩子接受教育。于是,镇领导带领全镇上万劳力推着架子车,进军荒滩地,挖河修渠、铺路架桥、筑圩建房,从而将八里河南北两岸贯通,种稻养鱼、套种莲藕。1991 年,八里河迎来了粮食丰收年,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中心学校赫然矗立在青青河岸。

成功迈出第一步后,镇领导又诞生了一个更大梦想——在几千亩荒滩上兴建公园。没有经验,又请不起设计师,他们就用相机外出拍摄景点,参照名胜风景挂历,用钢筋水泥模仿打造景点,并大搞绿化。从 1992 年到 1996 年,经过全镇上下四年半的艰苦奋战,一个汇集“世界风光”“锦绣中华”“十二花岛”等主题的“天下第一农民公园”正式面世,与数万亩八里河水面相映成趣。说着说着,游览车进入了树木蔚然、鸟语花香的区域,原来是位于景区北部的“鸟语林”到了。正值仲秋时节,丹桂飘香,金菊绽放,假山池水,曲径通幽。香樟、银杏、松柏、榆杨高低错落,绿色丛林布满鸟巢,画眉婉转歌唱,鸳鸯相偎戏水,鸵鸟竞相奔走,孔雀开屏争艳……四季分明的气候,天然纯净的水资源,使得八里河成为 130 多种鸟类的栖息地、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眼下,周边 5000 余棵柿树挂满果实,红绿交织的汀洲上万鸟翔集、觅食嬉戏、欢唱云水,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前来打卡观光。

广袤的湖面上,莲藕、菱芡交横,芦荻苍苍,好一幅“皖北江南”自然画卷!导游介绍说:八里河水中饵料生物十分丰富,有植物、浮游动物等四类,各类的数量达80余种,其中维管束植物覆盖率达 70%以上。水质肥沃清新,适宜发展渔业生产,所产青、草、鲢、鳙等河鲜,年产量100多万公斤,远销辽宁、北京、上海等地。

走出“鸟语林”,来到西边的“世界风光”园区。跨过“欧亚大陆桥”,我们便开始了一段“世界之旅”——以戴高乐广场为中轴布局,中央为宙斯神庙,东西两侧分布着巴黎圣心教堂、法国雄狮凯旋门、德国乡村教堂等建筑景观。

湖心书画长廊是“西区”廊桥园区的主景之一,东西两端连着德国岛、荷兰岛,与一步桥共同把廊桥园区与陆岛园区连成一片。湖心书画长廊240多米长,宽近三米,基座为连孔拱桥,覆盖着长脊屋顶,柱、梁、檩以全套《红楼梦》故事、鸟鱼花草、山水树石彩绘装饰,353 幅画卷,洋洋大观,美轮美奂。

又乘上游览车,我们来到了一座牌坊石门前,龙蟠石柱,飞檐翘角,气宇轩昂,上书“锦绣中华”,这就是八里河东园。颍上是“华夏第一相”管仲的故里,大门前一辆华盖铜车,几尊彩塑,生动展现了齐王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为实现“以民为本”“一匡天下”霸业宏愿的历史场景。

进入园内,迎面是一块高近六米的罕见千孔石,漏中带透,透中显瘦,是千孔石中的上品,成为八里河镇园之宝。东区中心的“观音山”30多米高,观音手持净瓶立于山巅之上,保佑山河安澜、苍生幸福。

我们顺路步入水上公园,岸边绿树环绕,碧草青青,波光潋滟。河面上一条由 2600 多块松木铺就、长 582 米的铁索软桥,是仿造当年红军抢渡大渡河的铁索桥兴建的。桥上七亭相连,雕梁画栋,既可观赏又可休憩。人行走在桥上,犹如踩在半空,步入云际,一位同事脱口而出:“凉亭古色索连桥,晃入云端魂欲飘。”登上快艇,浪花飞溅,翩然在梦中水乡,秋水连天,平林漠漠,飞鸿点点,河韵流芳。

在东区广场上,人民丰碑巍峨耸峙,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名人政要的题字,其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的行楷“天下第一人民公园”最为醒目,给人劲爽浑朴、俊逸灵秀之感;碑文《人民丰碑记》,记录了八里河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在荒滩洼地上建成了“全球 500 佳”“国家 5A 级风景区”农民公园的不朽传奇!

夕阳西下时,我们踏上归程。一位同伴播放起了《梦里水乡》:“看那青山荡漾在水上,看那晚霞吻着夕阳,我用一生的爱去寻找……梦里遥远的幸福,它就在我的身旁。”唯美缠绵的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我们微闭双眼,仿佛梦里似的徜徉在八里河水乡,雾笼青山,烟波浩渺……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