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家住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的王女士外出散步,看到一企业烟囱正在对外排放烟雾,担忧会对自己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王女士拿出手机,打开“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公众号,点击“便民服务”,输入企业名称进行搜索,短短几分钟,便看到了该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设施等相关信息,同时“专业名称及术语解释”一栏还对部分涉及的专业名词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释。经查询,她发现该企业排放的烟雾,是通过脱硫塔、多管布袋除尘等污染处理方式,使废气达到了环保允许的排放标准才进行排放的,王女士顿时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企业环境信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往年,各种信息虽然已公示,但是散落在企业、生态环境局网站等不同渠道之中,查询困难,使用的专业名词,对普通公众来说也较难理解。为了进一步畅通便利公开的环境信息查询渠道,为市场相关方提供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宣城市生态环境局依托“网站 Web”“皖事通”及微信公众号打通“最后一公里”,完成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三端上线,建成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平台,集中公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内容,率先在全省实现企业环境信息“掌上可查”。截至目前,全市2022年度232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已全部完成信息披露,基本实现强制性披露范围全覆盖,并依据《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供公众免费查询。
现在,公众可通过“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公开网站”“皖事通App宣城站”“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公众号,随时随地“一站查询”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年报和临时披露报告,实现全过程信息一手掌握。解决了过去“翻箱倒柜”找信息,专业术语看不懂等诸多不便,完全实现了环境信息在“掌中看、掌中验”,让企业直接接受公众监督。(周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