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宣城市针对宁国市电镀中心、郎溪县电镀中心、广德市电镀中心等14个项目,由于重金属总量不足导致部分产业配套的电镀项目审批进度缓慢的情况,利用“即申即享”政策,通过县市区政府减排承诺办理了承诺审批,并采取“绿岛”项目的模式,通过集中布置、集中管理、集中治污措施,确保了建设项目顺利落地。这是宣城市实行排污总量“即申即享”惠企发展优环境的一个积极创新。
建章立制规范总量调剂。环境要素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前置条件制约项目审批进度和项目落地时效,宣城市生态环境局提前谋划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审核程序及管理要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工作要求》,明确重大项目总量调剂要求,各县市区新增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原则通过本地项目减排污染物进行替代;各地总量指标不能满足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和优质项目使用需求的,且确无减排潜力的区域可由各地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提出总量区域调剂申请,市局予以协调。对地方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指标来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后,可利用“即申即享”政策实施项目环评承诺制审批。
及时调度保障总量指标。每月对各县市区环境要素进行调度,及时掌握各地的污染物总量使用情况。对污染物总量不足的区域,由各地政府、市经开区管委会向市生态环境局出具承诺和削减方案后,从该地区拟关停或工程治理的现有企业和设施可形成的削减量中予以预支,削减方案须在新建项目投运前落实到位。市生态环境局严格督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承诺要求落实减排,坚守环境质量底线,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降低。
主动帮扶力促项目落地。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组建帮扶指导组,成立“下沉式”服务团队,将窗口建在项目一线,帮助企业了解政策要求、掌握流程规范,缩短审批时间,全程帮办指导,力促项目高效落地。宁国化工园区认定急需集中供热的支撑材料,需尽快取得宁国港口生态产业园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环评批复,但因宁国市大气污染物总量不足,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局开辟“绿色通道”,主动对接、及时调度,通过采取宁国市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的形式,应用“即申即享”政策,对项目环境要素予以重点保障,确保项目审批没有因污染物总量原因而延期,从而有力保证了宁国化工园区成功申报。(盛焕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