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1-1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游园会”里话消防

    摘要:本报讯11月5日上午,2023年安徽省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合肥骆岗公园举行。现场,消防云梯车、储水罐消防车等多种消防车辆闪亮登场。更有无人机,现场展示其在消防领域的应用。救援专业队展示区域有绳索、

  • 消防安全提示

    摘要:安全生产提示:1、工厂企业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职责,加强值班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工厂内的醒目位置要张贴消防安全警示标牌。2、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

  • 你好,“蓝”朋友

    摘要:酷暑寒冬,他们挥汗如雨,进行魔鬼训练;烈焰当头,他们抱起水枪,勇敢冲进火场;洪水滔天,他们齐心协力,救人民于危难……他们是负重前行、逆行而上的消防员,用生命为人民筑起安全的城墙。“一定要快,快一秒就多

  • 预防为主生命至上

    摘要:编者按:2023年11月9日是全国第32个消防日。消防安全不仅仅是财产安全,更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课题。火灾救援、水域救援、处理车祸现场,甚至于协助开门、捅马蜂窝、帮忙剪戒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好,“蓝”朋友

——记肥西县派河消防救援站消防员

   期次:第8204期   

酷暑寒冬,他们挥汗如雨,进行魔鬼训练;烈焰当头,他们抱起水枪,勇敢冲进火场;洪水滔天,他们齐心协力,救人民于危难……他们是负重前行、逆行而上的消防员,用生命为人民筑起安全的城墙。

“一定要快,快一秒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11月6日早上9点,秋日的暖阳洒满合肥市肥西县派河消防救援站的大院。院子里干净整齐,摆放着消防员们日常训练的器材。“队员们都是早上6点起床,这个时间已经完成早上的训练,在安排全天的工作了。”派河消防救援站负责人王天斌笑着跟记者介绍。

肥西县派河消防救援站承担着肥西县主城区及周边乡镇约 400 平方公里、140 家重点单位、近 40 万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现有消防指战员29人,平均年龄 26 岁,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也是一支训练有素、威武不屈的钢铁之师。

“我从小就志向当一名军人,感觉军人很帅气、威猛、高大。高考分数下来后达到了军校录取分数线,父母也非常支持我,所以当时就报考了军校。”2015年,王天斌成为了一名消防军官,自此就一直工作在消防一线。

“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高速公路上两辆大货车追尾,在救援过程中,被困司机嘴角流着血,喊着疼,我们一边救援一边安抚司机,但是司机的头还是慢慢低了下来,也没有了声音。当我们把他救出来的时候,医护人员判断他已经没有了呼吸。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从眼前逝去,对我触动很大。我们救过太多人员,也搬运过太多死亡者。所以我跟我们队员说,一定要快,我们快一秒,群众早一秒被救治,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有理想的人睡不着,没理想的人睡不醒。”这是王天斌毕业集训时大队长对他们的训诫。正是这句话让王天斌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从一名稚嫩的军校学员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指挥员。

2020 年 8 月 3 日,巢湖水位到了很危险的位置,需要在肥西县三河镇曹坊郢进行分洪,但是分洪的闸口被之前加固堤坝的沙袋堵住了,需要人员潜水搬运沙袋。水面全是水草,洪水又很浑浊,能见度不足十厘米。王天斌和另外两名人员临危受命,顶着中午38摄氏度的高温,穿上专业潜水服,带上装备下水作业。“分洪处水深三四米,闸口只有1.5米深,沙袋堆积比较严实,我们脚触不到底无法使力,只能一手抱着涵闸的柱子,一手摸着沙袋往外拽。我们3个人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将一百多个沙袋全部移开。”

在面临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时,王天斌没有思考太多,凭着“人民有需要,我们就要顶上去”的信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我们都义无反顾”

说起翁职鸿,王天斌对他的评价很高:“翁职鸿 2009 年从广西入伍来到消防部队,是一名非常优秀、非常难得的消防指战员,兄弟们都叫他‘铁牛’。‘铁’是说他身体素质过硬,各项业务技能优秀,连续多年参加全省比武竞赛,还荣立 5 次三等功;‘牛’是说他艰苦朴素,任劳任怨,是工作中的‘老黄牛’。”

入职 14 年,翁职鸿当过战斗员、副班长、班长、代理站长、代理指导员。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做到认真踏实、勤学苦练、默默付出。训练场上,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三九严冬,总能看到他训练的身影,每一个动作都按最高标准去练,一遍练不好就练两遍、三遍,直到满意为止。为了掌握更多技能,他一有时间就翻看各类专业书籍,研究摸索装备器材的使用方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我们是人民的消防员。凡是对老百姓有帮助的,我们都义无反顾。”多年来,翁职鸿一次次带领队员们出现在危急现场,用自己的勇气、智慧、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2018 年的一天早上,一名八旬老人在花坛摘花时不慎跌落排污管化粪池。化粪池内排泄物较多,井口较小,周围环境复杂,不利于救援的展开。老人呈下沉态势,越陷越深,只有头露在外面。在尝试了各种方法未果后,指挥员让经验丰富的翁职鸿下井救援。为确保老人安全,翁职鸿先让老人双手抓住梯子,将老人身体略微抬高,然后将绳索缠绕在老人腋窝下,再用第二根安全绳打好绳结,从老人的大腿处固定住下半身,让井外的队员往上拉。等到要出井口时,老人由于被困时间较长且年事已高,无法沿着梯子爬出井口。翁职鸿让老人踩在自己的肩膀上,自己在井下使力往上抬。最终,在翁职鸿和队友的不懈努力下,老人成功获救。

入职14年来,翁职鸿参加灭火救援1500多起、抢救疏散群众300余人,参与处置了液化气站泄漏、火灾、抗洪抢险等各种救援活动,期间有几次转业的机会,翁职鸿都放弃了。“消防一线的工作让我很自豪,我想一直把这份工作干下去。”

“不是不害怕,但再怕也要上”

没有与生俱来的无畏,只有挺身而出的勇敢。2015 年 6 月 10 日,肥西县常安液化气站液化气发生泄漏。齐彤就是前往救援的消防员之一。到达现场时,齐彤看见液化气站周围白茫茫一片,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已经越过围墙蔓延到路面,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刺鼻的味道。“我去之前不知道具体情况,来了看到这么多液化石油气,才知道这里随时有爆炸的危险。第一眼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很害怕,但是一看这里隔着一条街就是学校和居民区,再怕也要上。”当天,消防员们利用水炮、水枪对泄漏气体进行稀释,同时组织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协助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关闭泄漏阀门,直到现场泄露的液化气排除在爆炸浓度以外。

2018 年 1 月 24 日,肥西用世生活城发生火灾。“那天下着雪,天气很冷。我们是早上7点多到达现场,从前面看火并不大。但是到了建筑里发现火已经从负一楼烧到了顶楼。我们一边铺水袋、出水枪,一边对每个角落进行搜救。楼里全是浓烟,视线很差,我们都戴着空气呼吸器,穿着消防服,呼吸很困难。”外面很冷,但火场里的温度大概有两三百度,等到下午六点多钟完成救援的时候,消防员高平的全身都已经湿透了。“在火场里不觉得累,但是一结束就感觉松了一口气,刚坐上车子我就睡着了。”

“我们站除了日常的训练,每天大概要出三四次任务。”除了救火、抗洪这样的“大任务”,消防员们的日常也很精彩。“有一次,我们去一名老党员家里捅马蜂窝,结束之后他拿了一本光荣入党50年的证书给我们看,我们都感到非常自豪能够帮助到他。”队员陈豪介绍说。救火、抗洪、处理车祸现场、防疫、协助开门、捅马蜂窝、帮忙剪戒指……只要群众有需求,不论大小,他们都会出现。

“我们只是广大消防员队伍里的一个普通中队。”王天斌说。

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这群消防员平凡又不凡。褪去城市守护者的外衣,他们也会露出可爱的笑脸,他们也是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普通人面临危险可以退缩,而他们却始终笃定坚实,逆行而上,守护一方平安。 (本报记者 何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