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1-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

    摘要:“在家门口‘乡村振兴车间’上班,每月能挣3500多元。”11月20日上午,说起在天长市郑集镇双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做工的事情,该镇老山村村民杨万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近年来,天长市民营经

  • 亳州:初冬“药市”交易忙

    摘要:11月19日,药商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选购中药材。初冬时节,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交易繁忙,药商云集。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现在拥有千家药企、十万药商、百万药农、千亿级的市场,全市中药材种

  • “健康套餐”为职工幸福生活“加码”

    摘要:“李师傅,体检结果出来了吗?”“出来了,各项指标都正常,检查项目挺全面的,我也放心了!”“明天我也去体检一下!”近一段时间,雷鸣科化职工走在上下班的路上讨论着“健康套餐”体检项目的事儿。近年来,雷鸣科

  • 阜阳举办中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摘要:11月18日,参赛选手在阜阳市“阜创汇”2023年(第十五届)全市中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现场参加赛项比赛。“阜创汇”2023年(第十五届)阜阳市中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于11月17日至19日举行。据了解,这

  • 许疃矿:民生实事怎么干职工说了算

    摘要:民生实事怎么干?咱们职工说了算!近日,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矿六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职工代表各抒己见,和该矿工会工作人员热烈讨论着2024年民生工程项目。“征集了我单位职工意见之后,大家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

  • 致敬英雄关爱老兵

    摘要:11月18日,休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休宁农村商业银行、老兵志愿者服务队和美发工作室组成了走访慰问组,怀着对革命老前辈的崇敬之情,走访慰问该县溪口镇4位抗美援朝老战士和1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为老

  • 邮路上的绿衣使者

    摘要:刘广是怀宁县邮政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十年如一日,用责任和真诚温暖了用户的心,用勤奋和努力擦亮了人生的轨迹,在绿色的邮路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双十一”可忙坏了快递小哥们。一大早,刘广就开始忙碌起来,将

  • “双师制”成工匠人才孵化摇篮

    摘要:图为丁培培(左一)正在指导徒弟张伟(左二)操作机床11月20日,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矿机运科机修车间职工丁培培正在指导徒弟张伟操作机床。今年下半年以来,麻地梁矿机运科以“三基”建设为抓手,狠抓全员素质提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长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

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

   期次:第8211期   

“ 在 家 门 口‘ 乡 村 振 兴 车 间 ’上 班 ,每 月 能 挣3500 多元。”11 月 20 日上午,说起在天长市郑集镇双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乡村振兴车间”做工的事情,该镇老山村村民杨万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天长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纯工业制造企业近 11000 余家,针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就业群体,通过打造和延伸“家门口”就业服务阵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空间,完善“常态+长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该市全力建设“就业帮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车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今年以来,天长市人社部门已认定就业帮扶服务基地、乡村振兴车间 323 家,提供招聘岗位近 1.38 万个,11590 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其中吸纳脱贫劳动力 2549 人。

“我市以转移就业、促进增收为工作主线,注重劳务品牌的创建和培育,打造‘天长线缆’‘天长仪表’‘天长电子’‘天长玩具’‘天长家政服务’等一大批具有天长当地特色的劳务品牌。”天长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以“天长玩具”为例,今年 1 至 10 月份,共为该行业培训技师、技术工人 1080 多人,带动城乡 6600 多名中老年妇女在“家门口”从事玩具制作加工。如今在天长,玩具加工厂、加工点星罗棋布。

天长市还强化援企稳岗,实行“一企一策”用工对接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信息不对称、“两头堵”等突出问题,依托“天长就业”“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平台,精准推送求职和用工信息。“我市通过大纵深高密度的走访、网上约访、电话了解等多种形式,加强用工监测,对企业基本情况、岗位类型、缺工规模、技能要求、薪资情况做到‘五个清楚’,形成真实严谨的‘用工需求清单’,建立台账、实时更新。”天长市人社局局长房曰林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主题招聘活动 156 场,仅“天长就业”App 上的累计访问量就达 21793 人次,企业在招行业工种230 多 个 、提 供 3900 余 个 岗 位 数 ,达 成 就 业 意 向3600 余人。

“‘家门口’就业缓解了企业‘用工难’。”房曰林说,位于万寿镇工业园区的新利清洁用品有限公司,460 多名员工 85%来自周边乡村,该公司还在仁和集镇、石梁镇、广陵街道等 4 个镇、街道设立了 9个乡村振兴车间,农村留守老人与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到厂里做工,切实做到务工务农顾家“三不误”。(钱伟 邵永军 沈连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