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2 月 22 日,在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基地调研现场,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听取董事长陈金良项目介绍后强调:“这个创新型的模式很好,很有亮点,省力、又省时、无污染。实现集约型的工厂化生产,要创新投资模式,利用市场资源,快速发展,打造皖北特色。”这是对陈金良9年多来带领团队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
9年多来,他扎根家乡,以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以产业兴旺促乡村振兴,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带动所在村和周边农民共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国家鱼菜生态循环种养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企业精准扶贫综合50佳案例、专精特新企业等20项国家级荣誉,他本人也获得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十佳扶贫个人”、安徽省第八批“特支计划”A类创业人才、安徽省优秀企业家、阜阳市“杰出人才”等15项荣誉称号。
献身创新 为企业发展添加科技翅膀
科学研究方面,他积极发挥安徽省劳模工作室的作用,把科技创新带给公司研发团队的每位成员,为快速提升公司的创新、研发能力,建立了邹学校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带动了周边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
他广泛调研收集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专家教授进行认真评审,适时开展创新活动。他发明的“鱼菜生态循环”种养结合系统,在央视7套以“百变鱼箱”为题、在央视10套以“大铁箱子养鱼”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技术创新方面,他积极参与各级学术交流,本人获得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明专利7项、国审新品种2项、实用新型25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项、神农中华科技进步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制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12项、登记科技成果30项、发表核心论文13篇、软著2项等。
技术应用方面,首创的“新型鱼菜生态循环技术集成和应用项目”相比传统养殖方式,节水70%—95%,节地75%—98%,节省人力50%以上,提高养殖饲料效率6%—7%,成活率95%以上,单箱养殖产量达到3—4吨,亩均产值超200万元。核心技术连续多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十大引领性技术,项目获全国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联合主办)银奖,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纳入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示范项目合肥“光伏+生态循环”入选安徽省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项目。示范推广中帮助周边养殖户解决销售难问题。
扎根家乡 奋力拼搏推动产业兴旺
2014 年他在省级贫困村双浮镇刘老桥村创办公司,快速建成了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设施,成为全省最大的单体设施农业企业,是太和县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核心企业。
2017年,他牵头研发了箱体式循环养殖技术。2018年,鱼菜生态循环系统项目获得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被央视7套《科技苑》、央视10套《我爱发明》作专题报道。2019 年,“新型鱼菜生态循环技术集成和应用项目”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并承担了农业农村部全国池塘养殖转型升级绿色生态模式示范基地建设任务。
2020 年,循环养殖模式获中国渔业“绿色发展突出贡献奖”,项目被纳入阜阳市单品“1+N”全产业链重点推荐项目。自主研发了绿色集成养殖箱体。全国尾水处理技术模式观摩会在公司成功举办!桂建芳院士对公司种养结合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2021 年,项目获得第五届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奖,公司打造了 5G 数字水产养殖工厂。为了解决尾水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充分保护和节约利用水资源,公司同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研制了“渔+菜+光”双绿色生态循环模式。
在长江十年禁捕、传统养殖急需转型、设施渔业迭代升级的背景下,2022 年,企业获农业农村部“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荣誉。项目养殖设备已经纳入农机购机补贴大纲,为尽快落实安徽省委“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提高农民收入,公司正在积极申请省农机鉴定中心对集成养殖箱体进行农机鉴定,争取早日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按3—5年全国复制推广 20000 套估算,设备产值 10 亿元,养殖产值 43 亿元,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6万余元。科技成果转化中带动140多个村集体,年均增收2100多万元。累计可为2000余户农户无偿提供育苗、动保、养殖等专业技术。
践行社会责任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带领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他积极主动帮助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利用该项技术模式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实现强村富农的有效抓手。
资产收益帮扶。同太和县双浮镇10个行政村签订协议,投入乡村振兴资金590万元,村集体每年不少于47.20万元的固定收益。
项目托管帮扶。在村集体不熟悉掌握该项技术模式前,全程托管运营,公司除每年支付给村集体固定收益外,从项目运营利润中再次分配20%以上帮助村集体加大收入。
培育帮扶。成立合资运营公司,通过技术传帮带,优先配置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创造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公司独自承担运营风险,让村集体发展无后顾之忧。
2014年以来,公司通过多种形式的村企合作,使企业所在地“省级贫困村”刘老桥快速成为安徽省AAA级旅游村,2022年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集体收入由2014年的1.2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26.17万元!
全国复制推广,帮扶更多村集体,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目前已建和近期开工项目 32 个,如颍上县黄桥镇、皖能长丰“光伏+农业示范项目”、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延安市黄陵县、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等,完成备案的有太和县苗集镇、颍泉区周棚社区等,由于北京、上海消费需求和订单数量增加,正在筹划铜陵市“鲈鱼全产业链产业园”、颍上县“鳙鱼全产业链产业园”、北京市海淀区“鱼菜生态循环产业园”,达成意向合作协议的有马来西亚、北京大兴区等国内外86家单位,将带动生态养殖面积 100 万亩,总投资额约 20 亿元,每年可向市场提供 5万吨绿色水产品,缓解消费矛盾、满足消费需求。这将带动更多的村集体提高“造血”能力,为更多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保障。
陈金良还热心于爱心公益事业,先后向新疆皮山县亚村、河南洪涝灾区、阜阳市贫困学子圆梦行动、临泉县“梦想学院”、太和县见义勇为基金会、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单位捐款、捐物100多万元。
多措并举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总部基地所在双浮镇,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创新带动模式以村集体资产收益、提供就业岗位、土地等资产入股、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投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增加周边群众生产经营性收入、就业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相得益彰的特色生态模式。
村集体资产收益。与双浮镇十个行政村签订协议,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600万元,公司投入1650万元,2021年-2022年提高村集体收入103.82万元。
就业带动。2021年至2022年,录用当地大学生7人、雇用长期工29人、临时用工人员207人,直接提供劳务收入1021.2万元,年人均2.1万元,户均5.25万元。
土地入股。带动农民58户,承租其土地127.7亩地,保底收入15.07万元,保障农民旱涝保收,风险由公司全部承担。
技能培训。近年来聘请专家对高素质农民进行现代化种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45850人次,提高他们自我就业能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截至2023年6月末,企业共带动周边农户1300余户、吸纳脱贫户 685 户、带动脱贫村人口 1385 人,累计向当地老百姓发放了3600多万元。
因产业发展突出,陈金良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的亲切接见和颁发全国十佳农民荣誉证书,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青报、农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多家媒体给予报道。
扎根农业十年来,陈金良不忘初心,亲历亲为画出了一幅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未来,“与新时代同向同行,肩负重任”,他立志继续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农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