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1-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青年“流量”化为人才“留量”

    摘要:本报讯“2018年我回到宿松,家乡对我们这些回乡创业的青年支持力度特别大,在我为工厂选址、办营业执照时都帮了很多忙,让我省了不少事。”日前,“90后”创业青年企业家余龙在安庆市宿松县首届青年发展论坛上

  • 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全线“洞通”

    摘要:本报讯11月23日,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龙湖北路站至北城高铁站区间右线顺利贯通。至此,8号线一期全线“洞通”,即将进入铺轨、机电施工。8号线一期土建工程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施工总承包,中铁三局

  • “徽帮您”让社会救助提速增效

    摘要:今年以来,黄山市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积极稳妥推动社会救助改革,推行社会救助“徽帮您”一站式服务机制,实现了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事项统一受理、一站式服务,在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方面发

  • 巧手“剪”出快乐生活

    摘要:近日,马鞍山市当涂县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姑孰镇清源社区开展“巧手剪出精彩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志愿者带着老人们一起剪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欧宗涛张三五/摄

  • 轻微交通事故可“线上视频”快处

    摘要:11月22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局近期推出12项举措,为市场主体经营和群众生活增加便利。开展指路标志整改工作驾驶人尤其是外地驾驶人往往因为交通标志指示不清晰、不醒目等原因跑错了路,今后这种尴

  • 一肩挑多担爱守三代人

    摘要:“我也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爱家人,用情去帮助别人,尽力把每件事做好。大家都幸福了,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11月18日,笔者见到了刚刚获评“宿州好人”的程红霞,她爽朗地笑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轻微交通事故可“线上视频”快处

合肥市公安局推出十二项举措利企便民

   期次:第8213期   

11 月 22 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该局近期推出 12 项举措,为市场主体经营和群众生活增加便利。

开展指路标志整改工作

驾驶人尤其是外地驾驶人往往因为交通标志指示不清晰、不醒目等原因跑错了路,今后这种尴尬情况在合肥将越来越少。合肥市公安局明确表示,将制定合肥特色“道路指路系统标准”。

公安部门将以南二环快速路为先行试点,开展指路标志整改工作,使指路标志的设置更加符合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标志所传递的信息清晰、醒目、准确,使交通参与者能够合法、便捷、快速到达目的地。

按照“道路指路系统标准”要求,公安部门对全市道路指路标志进行排查,并按照“分类分级管养”原则,督促标志管养单位及时整改。此举让驾驶人能更加明晰交通标志指示,可更好地提高通行效率。

保障重点工程“渣土消纳”

今后,合肥警方将压缩渣土运输线路审批时间。接到城管部门运输线路建议后,合肥警方将在3小时内核查并反馈意见。同时,简化渣土车通行办证流程,便捷审批程序,确保从线路审核到通行证发放不超过5小时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对工期紧迫且运输线路交通压力不大的重点工程,允许其在白天非高峰期转运渣土;优化夜间渣土运输线路信号配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信号灯周期,提高渣土外运效率。

探索打造公安“无证明办事”

没有带相关证明材料,也能办事。群众办事过程中忘记携带无犯罪记录证明、居住证、出入境记录证明等材料时,合肥市公安局推行“容缺办理”模式,能够依托内部数据资源进行查询、核验的,不再要求群众、企业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复印件,减少群众、企业办事“多次跑、往返跑”。

合肥市公安局还将进一步推进拓展其他政府部门电子证照、数据在公安机关的应用,探索打造“公安无证明办事”。

“视频快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

驾车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报警、保险公司、定责理赔等环节要排队等候的情况将被打破。合肥市公安局实行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通过视频在线处理,提高事故快撤快处效率,视频快处占比同时段车损事故不低于50%,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引导当事人发生事故后及时撤除现场,降低拥堵和二次事故风险。

同时,协调保险部门推广线上定损赔付,优化事故理赔流程和定损赔付模式,快速赔付,减少群众处置交通事故理赔的往返奔波。

优化城市配送货车通行

合肥市公安局优化交管“12123”App中电子通行码,小型货车、民生配送货车、新能源货车和中型厢式货车四种货车可在交管“12123”App中申领通行码。

放宽配送货车通行限制,允许总质量 4.5 吨以下新能源货车和民生配送货车在非高峰时段驶入高架桥道路。进一步放宽车长小于6米、总质量小于8吨的中型厢式货车通行限制,除高峰时段均可驶入市区二环以内。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双联络员”制度

在全市公安派出所和市场监管所同步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络员,将公安机关侦查、服务和防范三项警务前置到企业中去,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进行专门办理,直接受理案件、登记举报线索、提供法律服务,优化涉企知识产权案件接处警流程,快侦快破案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此外,这 12 项举措中还包括搭建“平安 365”为企服务信息化平台、优化出入境“引才惠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经济犯罪案件受立案工作机制等。(本报记者 蒋云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