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3-12-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浪漫心湖爱更浓

    摘要:

  • 菜篮里的四季生活

    摘要: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厨房,我轻轻打开菜篮,准备开始新的一天。菜篮里的清脆,不仅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更是生活中的一种诗意。春天,菜篮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绿油油的生菜、嫩绿的菠菜、紫色的茄子,这些

  • 人生“出”与“回”

    摘要: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出,是出门。一个人从初临人世,到归于尘土,就是不断地走出一扇扇门的过程。走出家门,步入学校,是其一;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是其二。走出原先的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便是“出门”

  • “烧茶”

    摘要:在我的家乡庐江,“烧茶”是最有仪式感、最能体现心意的礼仪之一。烟火气浓,人情味暖。“烧茶”,烧的不是茶,而是水煮荷包蛋,又叫糖打蛋。在四五十年前,物质生活较为匮乏,鸡蛋也显得金贵,不能敞开吃,要攒起来

  • 月亮湾的笑声

    摘要:长冲河像一条彩带从脉祖岭飘然而下,至冷水关,风一吹,卷起一个湾,名曰月亮湾。河水不知疲倦地流,哗啦啦的笑声绵延不绝。文似看山不喜平。长冲河深谙写作技巧,曲折生趣,引人入胜。庐江长冲人更有智慧,围绕长冲

  • 闲话桐城“六尺巷”

    摘要:“曾有一位学者来安徽桐城游览,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有与之相近的看法呢?事实上,当年吴家占用张家用地一说是有争议的。据《桐城县志略·旧闻随笔》记载,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话桐城“六尺巷”

   期次:第8223期   作者:□陶余来

“曾有一位学者来安徽桐城游览,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有与之相近的看法呢?事实上,当年吴家占用张家用地一说是有争议的。据《桐城县志略·旧闻随笔》记载,张、吴两府之间,属于共地,‘向来作过往通道’,这就为吴家谋求‘正名’提供了依据。如果吴家得理不饶人,结果是什么样子?这一美丽的传说必定被弄得支离破碎、污迹斑斑,美丽的故事或许从此将不再美丽。所以说,六尺巷美名远扬,在很大程度上是吴家人的沉默成全的,这种沉默不是很宝贵么?”

近日,读到张心阳《六尺巷头说吴家》中这么一段。文章从另一个角度,为吴家几百年来用沉默成全六尺巷美名作了高度肯定。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的吴家占用张家用地,两家发生了宅基地纠纷,互不相让。情急之下,张家驰书京城,请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处置。张英信手写下这首诗,交给家仆带回。家人见信不由分说地后退三尺。吴家感其义,也后退三尺,于是形成了今天依然存留的六尺巷。

因为张吴两府之间这条巷道属于共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在为吴家谋求“正名”提供了依据的同时,当然也为张家诉求预留了空间。如果这块地不是共地,与张家没有半分渊源瓜葛,张家就算让了,不过是尽了本分,算不得情分,自然也便没有了六尺巷的佳话。

据考据,《桐城县志略·旧闻随笔》中有“(张吴)两家都是显贵望族”一句。吴氏族谱中记载,吴氏先人在明朝洪武年间担任安抚使司佥事,有的担任浙江台州合旗山把总,还有的在永乐年间做过四川眉州州判。到了清朝,几乎就看不到记录了。此时的吴氏,已是普通人家了。

诚如《六尺巷头说吴家》所说,“在皇权专制时代,谁都知道‘穷不跟富斗,民不跟官斗’。斗的结果可能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会殃及子孙。吴家毗邻这样一个大官家,若后人考取功名、经营盐铁,只要搞好邻里关系,怎么说也有个照应。可吴家没有这样想这样做,面对权贵既没有卑躬屈膝、退避三舍,也不是百般讨好、曲意逢迎,而是不卑不亢做人,大大方方处事。”

吴家可敬处还不止于此。在张家礼让三尺后,至少,吴家可以就此认为自己捍卫领地获得完胜,完全不必同样退后三尺。甚至还可以“宜将剩勇”地一不做二不休,将张家的退让当成“穿鞋的怕光脚的”“害怕影响仕途”而得寸进尺。如果吴家真的那么做,张家除了忍气吞声,又能奈他何?

更难能可贵的是,吴家对人们一直将六尺巷美德几乎全算在张府头上保持沉默。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吴家本就失礼在先,之所以最后也后退三尺,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张家的道德感化,而未虑及吴家当初谋求“正名”其实有依据存焉。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这个故事说的是,孔子去世,原宪就流亡隐居在荒郊野地之中。子贡出任卫国之相,随从的车马前呼后拥,分开高过人头的野草,进入僻陋的里巷,探望问候原宪。原宪整理好所穿戴的破旧衣帽会见子贡。子贡为此感到羞耻,说:“夫子难道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财产叫做贫,学习道义而不能实行才叫做病。像我这样,是贫,而不是病啊。”子贡觉得惭愧,内心不悦地离去,一生都因为这次言语过失而感到羞耻。

吴家在与张家争论宅基地时已沦为普通人家,如果只因为其家世不如张府,就断定“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很有些子贡评价原宪“岂病乎”的武断。须知吴家祖上毕竟也曾显赫,当也知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故事,不失良好家风传焉。

张家的礼让颇有“富而无骄”“富贵不能淫”的意味,也让人想起孔子七世祖正考父“三命而俯”的典故。而吴家的表现也颇有“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贫而无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意味。“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吴家这一让,已跨越好几个“台阶”了。如果说没有张家的让,便不会有六尺巷的话;那么,如果没有吴家的礼,也不会有六尺巷,顶多只有“三尺巷”。六尺巷完整的精神内核,靠的正是张吴两家的共同成就。还是《六尺巷头说吴家》说得好:“一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中不仅在于能当带头模范做多少,还在于在他人启发下能效法做多少。效他人之美德,行自己之善举,同样是高尚的。从管鲍之交到将相之和,谁能在彼此间分出高下?任何美好的故事都是多方因素促成的,任何厚此薄彼、褒此抑彼的做法,都是不客观不公正的,都会对主体之外的其他方构成伤害,因此必须有所观照。”

1932 年“一·二八事变”,日寇攻打上海,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说,如果只是炸毁上海闸北几条街,不出多长时间他们就会重建,只有炸毁了商务印书馆,他们才会万劫不复。当时亚洲最大图书馆——商务印书馆之东方图书馆被炸后,王云五先生说:“我们一定要在尽快的时间重建,尽快的时间出书,不能让日本人小瞧。”桐城吴家身份虽不能与张家相提并论,但讲义气、重礼数与张家不分伯仲。就吴家上下内心而言,一定也有“不能让张家人小瞧”的强烈自尊。我们反对物质享受上攀比,而张吴两家不争土地争礼义,这是多么让人暖心的事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