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近年来,草莓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冬季水果之一。日前,合肥第一波大棚草莓陆续成熟,抢“鲜”上市。记者发现,在合肥市各大商超、菜市场,水果店、街头巷尾等色泽红润、个头如鸡蛋大小的草莓正摆上货架。
在合肥市蜀山区淠河路菜市场,各种大小的草莓按照个头、品种分类摆放在篮子里,吸引了不少居民购买。“今年的草莓价格比去年要低,现在每天能卖个二三十斤。”言诚水果店老板介绍道。该店售卖的草莓均为本地产的“红颜”,按照个头大小,价格在 15—18 元之间。正在购买水果的孙女士告诉记者:“我买了两斤单价18元的草莓,个头还是挺大的。去年这个时候草莓都不止这个价钱,今年便宜了一点,买一些回家尝尝鲜。”
小小的草莓不仅甜了消费者,也甜了种植户。位于长丰县费岗村文化研发基地的草莓大棚内,一垄垄草莓正蓬勃生长,红艳艳的草莓点缀在绿叶之间,散发出浓郁的果香,十分诱人。“我们园区有一千多亩草莓田,现在每天产量在8000-12000斤。”全国劳模、合肥田峰草莓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峰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头茬草莓上市的旺季,零售价格在十几元到二十元不等,价格比去年同时期略低。”田峰的草莓园内共种植有红颜、粉玉、香野等三四种草莓品种,目前红颜草莓正处于成熟期,大量上市。除了向商超、批发市场、食品加工厂商供货之外,田峰还在尝试网上直播带货,他挑选现摘的色泽红艳、形状规整的高品质草莓,成盒成件包装,在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据田峰介绍,虽然他的抖音账号还处于“养号”阶段,但是最高每天也能销售草莓近百单。
最近,田峰准备“上新”一套“新科技”——第2代人机协同数字化采摘伴随机器人。“这套设备可以减少草莓的流通环节,降低人工对草莓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草莓的品质。”田峰介绍道,“我们的莓农长期弯着腰采摘草莓,腰都不太好。这套设备投入使用后,莓农可以坐着摘草莓,采摘和分拣一步到位,一举多得。”
多年来,长丰县做强、做优、做特长丰草莓产业,业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优质草莓产地,享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美誉。草莓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形成了“乡乡有莓园”“村村有种植”的局面。目前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总产量突破36万吨,从业农民18.5万人,受益农民36万多人,草莓全产业链产值达107.2亿元。
(本报记者 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