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剑有很多社会身份,科大讯飞智慧城市 BG 副总裁、讯飞知喻科技公司董事长、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大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档案2022 年度工匠人才……概括而言,他既是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又是档案领域的工匠。采访前,记者有个假想“公司从档案馆或者高校挖来的专家?”采访中才知,他走出校门就加入科大讯飞,在这个企业16年,从一名技术员走到子公司的董事长岗位,是公司培养起来的档案专业人才,他说:“我是地地道道的讯飞人。”
四十不惑的“创业者”
稳健、干练、健谈,一举一动中透露着“干劲十足”,面对提问,他反应敏捷、逻辑清晰,侃侃而谈。2007 年大学毕业至今,张海剑说自己刚刚度过了在科大讯飞的第16个生日。
十六年来,他一直能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历经多个岗位,在接近四十不惑的年龄成为科大讯飞子公司讯飞知喻科技公司的“掌门人”。张海剑坦言在一次汇报中他提到自己要做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这个定位被我的领导,也就是科大讯飞的第一代创业者修正了,在讯飞要永葆创业者心态。”
做创业者是艰辛的。讯飞的所有业务都需要围绕人工智能找社会的增量,但是增量在哪?需要不断地摸索、做市场研究和技术验证。他直言自己有过不成功的创业经历,会频繁地出差,他做过一次统计,2016年一年出差天数达到221 天。
“但是也有一件经历是可以拿来吹牛的。”张海剑笑着调侃,在2008年中国首个线上票务平台成立之前,张海剑就做过线上购票的探索和尝试。“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与运营商合作在安徽做试点,以联调的形式将线上系统和电影院的票务系统打通,通过线上平台我购买了第一张电影票。”在互联网的浪潮里张海剑是第一拨人,对他而言,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创业经历。回顾这一段高光的经历,张海剑复盘时总结“源于眼光和远见,以及缺少资本的意识导致我是一个很早进入这个行当的人,但却并没有成为行当里面最有收益的人。”
在档案行业的创业经历,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17年我们中标了黄山市档案馆的信息化项目,我在承建项目的过程中涉足档案学行业。”基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所做的研究,张海剑看到了档案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写了一份商业规划书向公司汇报,汇报被采纳,档案的数字化成为了一个新的业务方向。2018 年科大讯飞成立了档案的孵化业务线,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孵化,讯飞知喻公司成立,专注于档案和信息资产数智化的研究。
创业要有土壤。科大讯飞的制度、领导层的支持,以及不安分的性格,激励着张海剑在档案学领域开疆破土。张海剑承认自己现在仍然是创业者心态,“我有时候会给自己吃‘糖’肯定自己,我已经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以‘躺平’。但我不能满足于一颗‘糖’,只有不断地放大欲望,才能激励着我在创业路上不断地前进,公司才会有未来。”
铁汉柔情的管理者
“带领团队跟我上,而不是带领团队给我上!”这是张海剑非常认可的管理经验,作为一名管理者,他走的是“铁汉柔情”路线。在他管理的100余人的团队中,既有跟随他15年的老同事,也有新招聘的“00后”,这些人和他相处的时间不同自然情谊不同,张海剑说自己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今年的某次考核中,他将三名同事调离管理岗,其中有一名就是跟随自己十几年的老同事。对此张海剑解释,“在我的团队里,有一起干事创业十几年的兄弟,但是公司管理讲兄弟情谊是走不远的,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有棱角。这里的棱角,是指敢于放下个人情感,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才配其位。我要敢于指出大家的‘不足之处’。”
尽管管理上很严格,但在他的团队中几乎无人主动离开,大家都真正认可这个团队,认同这种文化。张海剑说人永远比事更重要。“我今天最自豪的事不是我工作上的成绩,而是我有这样一个忠诚的团队,大家都愿意做事,想干事,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的腰杆是硬的。”在展现硬气的同时,张海剑在培养年轻人方面则显得更为柔情。“没有文化和人情,你在呐喊的时候不会有人助威和烘托。”“培养人,其实就是在给团队培养‘种子’。培养一个人很难,要认同我们的文化,要带着人情味去培养。如果被培养起来了,我一定会大胆地任用。”他如此说道。
潜心钻研的工匠人刚开始涉足档案学领域的时候,市场上成功的案例不多,张海剑要面临不少质疑的声音,质疑他的专业性,以及科大讯飞为什么要做这个行业?为了让人信服,张海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个行业。“要让别人信服,首先要了解透彻这个行业,其次是你要有想法,用观点折服对方。”张海剑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他经过了三个阶段,虚心学习,用自己的知识重新架构,用观点带给行业重新思考。
从2018年开始踏入档案学领域至今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张海剑和他背后的科大讯飞经历了被质疑、好奇、认同和期待的不同阶段。如今的他自信地表示,经过不断地研究和发声,科大讯飞在档案学领域的研发上已经处于同行业领军水平。而他现在参加专业论坛时的发言,也如一颗颗石子激起的层层浪花,带给行业内一些新的思考。在他的带领下,黄山的数字化项目被打造成为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应用的国家级示范项目,太和的数字化项目也被打造为国家级示范项目。
作为一名档案学领域的工匠人才,张海剑说他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对所做的事情和创造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只有将产品打磨好,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同。目前讯飞研发的档案机作为档案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应用的专业产品,已经在全国六大档案保护中心成为标配。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