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德市,有这样一对父子。30 多年前,父亲应征入伍,12载青春献给军营;30年后,儿子循着父辈的脚步也踏入军营,巧合的是,儿子服役的部队,恰好是父亲曾经所在的部队,且二人均入伍英雄“王杰班”。更特别的是,前不久,儿子更是接过父亲“王杰班”第 16 任副班长的“接力棒”,成为“王杰班”第32任副班长。
1993年,父亲成为“王杰班”第16任副班长
今年 50 岁的周东明,是广德市杨滩镇人。1991 年 12月,周东明光荣入伍,成为英雄“王杰班”的一名战士。那当兵的12年青春岁月,他至今引以为豪。
周东明记得,刚下连被分到“王杰班”的时候,班长带着大家在坦克跑道上进行埋雷训练,还告诉他们,“我们是‘王杰班’的兵,就要有老班长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所以我们的训练强度要比别人更强,吃苦要比别人更多,成绩要比别人更高,时时处处要走在前列,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
在这份英雄精神的指引下,周东明严格训练,提升自我,1993年,成长为“王杰班”的第16任副班长。2003年,周东明从部队转业,艰辛创业,王杰老班长的“两不怕”精神也始终激励着他前行。
周东明介绍,他的大哥、姐夫也都曾在部队服役多年。现在儿子和外甥受到父辈的影响,在大学毕业后相继选择了到部队锻炼。他还曾写下一封家书,“作为‘王杰班’的老兵,只要战争爆发,爸爸必定第一时间赶回部队,和你并肩作战……”
2023年,儿子成为“王杰班”第32任副班长
出生于1999年12月的周志鹏,是家中独子。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军营生活十分向往,也对王杰老班长的英雄事迹了然于心。2021年9月,在完成大学学业后,周志鹏毅然选择了像父亲一样参军入伍。巧合的是,周志鹏也成了一名“王杰班”的战士。
下连后,周志鹏曾因训练成绩不理想一度失落,周东明得知后,便主动把老班长的“两不怕”精神细细说给他听。来自父亲的一番话,让周志鹏醍醐灌顶。他在王杰雕塑前立下誓言,一定要取得好成绩,接好老班长的枪。
从那以后,周志鹏自我加压,在零下七八摄氏度的晚上,也仍然坚持跑五公里、拉单杠、翻轮胎等。在“王杰班”这个光荣的集体,周志鹏成长了很多。军营生活也让他更加明白,比那飒爽英姿更值得尊敬的,是军人肩上背负的保家卫国的重大使命。
通过刻苦训练,周志鹏不仅考取了装甲步兵三大专业等级证书,还跨入全营训练尖子的行列,并于 2022 年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并嘉奖一次。2023 年 9 月,周志鹏晋升中士,并担任“王杰班”第32任副班长。
一根接力棒,跨越 30 年,来到周志鹏手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周志鹏也第一时间给周东明打去电话。
“30年前,您是‘王杰班’副班长,30年后,我成为像您一样的战士,也成了‘王杰班’副班长,我没给您丢人!”
周志鹏曾在部队的一次活动中表示,在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他会走好每一步,要像王杰老班长那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勇敢地冲在最前线,争做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为强军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任海怡 朱文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