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积极推进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等资源共享,为老年群体提供了涵盖物质帮助、医疗照护、关爱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特别是在医养结合、医疗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成色。
搭体系,医养结合有载体。瑶海区搭建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凝聚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力量,做实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专业照护三种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发展。近年来,全区共建设 8 家街道级“智慧+康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以及近1000张家庭养老床位,打造了一批集住、食、康、养、娱为一体的一站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站点,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全面、辐射广泛的社区居家“15分钟健康养老服务圈”。采取“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养老服务”等模式,建立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合肥静安养亲春晖养护院和合肥九久夕阳红护理院为代表的养老护理机构5家。目前,全区共建成养老床位1687张、医养结合床位1303张,有效提升了健康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汇资源,服务老人有质量。瑶海区整合优质养老、医疗资源,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把专业化托养和医疗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和居家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养服务。社区卫生院通过义诊咨询、健康教育讲座、慢病随访等方式完善老年人基础信息,为 8.9 万余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状态、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等进行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咨询;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保健指导、家庭医生巡诊服务等有偿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老年人 8.7 万余人,其中有偿服务签约 3.2 万余人,老年人健康服务指导率超过 95%。
联医保,多层需求有保障。瑶海区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支持政策,按50%的比例承担家庭医生有偿服务包费用,患有8类免门槛费疾病的慢特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费用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基金对发生的医疗护理费用按床日付费。目前,全区有纳入医保定点机构的医养结合机构 4 家、纳入医养结合医保床位 1221 张。对退休人员医保待遇予以倾斜,按职工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报销额度增加1000元;住院待遇报销比例根据医院级别增加调整。推行长护险试点,在全区开展重度失能人员入户调查工作,初步摸排重度失能人员339名。
创标杆,健康养老有载体。瑶海区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鼓励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积极扶持龙头骨干机构和品牌优势明显的养老服务企业,围绕健康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平台,谋划和推进一批引领作用明显、带动效应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示范项目。2023年,全区建设2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74 张,其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护理院为安徽省首家公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部分医养结合机构荣获国家首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长三角健康服务业示范企业、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中心以及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机构等称号,为老年群体提供了健康养老的好去处。
(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