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因为个人原因,我提前从外地回到家里。村干部在了解到情况后,协助我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年前还能在家挣点工资。”日前,利辛县孙庙乡幸福村村民李得敏高兴地说道。
每到冬季,外出返乡的群众大部分都闲歇在家,为缓解部分群众的焦虑,孙庙乡不断完善公益性岗位制度,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模式,着力解决老弱病残不能外出务工人群的就业问题,帮助群众实现居家就业,保障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就业难题,兜牢了民生底线。
据了解,孙庙乡根据需求设置了保洁员、护林员、护塘员等多种公益性岗位,让每一位上岗人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类型,实现就近就业,兼顾了家庭和工作。2023 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75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资金180余万元。
“孙庙乡下辖 12 个村(社区),均开发有公益性岗位,解决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近就业难题,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自身价值。” 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表示,孙庙乡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惠民政策,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的同时,还着力提升公益性岗位人员素质教育,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文化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周晓琪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