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这个春天,围绕发展新质产生力,各地方各行业都积极行动起来,谋新策、出实招、善作为。3 月初传来一则好消息,安徽创新馆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科技大市场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安徽科技大市场合肥新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合肥将新增一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据了解,该产业化基地旨在发挥安徽创新馆与合肥新站区优势,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着力整合资源,推动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科技服务、项目孵化、人才引进、技术集成、场景推广“五位一体”新质生产力孵化平台,推动新站高新区科创生态升级,打造成为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标杆,推动新站高质量发展。
签约双方表示,将通过“安徽双创汇”新质生产力专场活动与创新馆“创新潮品”发布相结合,不断强化场景牵引,帮助新站区内企业做好互动营销,开发拓展市场。
下一步,安徽创新馆将进一步深化“前店后坊”模式,加快推进安徽科技大市场分市场与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一体化运营。计划到2024年底,打造硬科技孵化器2个以上,孵化面积超10000平方米。
安徽科技大市场合肥新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位于合肥新站区少荃湖科创中心,在魏武路与文忠路交口。少荃湖科创中心总投资 9.3 亿元,建筑面积 18.1 万平方米。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已经进驻。未来将瞄准国内外顶级的高校院所和院士团队,重点围绕电磁安全、无人驾驶、柔性电子、元宇宙等方向,加快推进中试基地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