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3-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望江县高士镇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摘要:安庆市望江县高士镇坚持党建引领,把住产业发展“方向盘”,盘活资源家底,打造产村融合“金招牌”,通过坚持“强抓弱项”,做大集体经济“蓄水池”,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 教你识别真假币

    摘要:3月18日,马鞍山市和县公安局乌江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社区开展真假币识别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实物演示等方式,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真假币的鉴别方法,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

  • 祁门县:“春风行动”打出就业服务“组合拳”

    摘要:本报讯黄山市祁门县紧扣安徽省“春风行动”要求,围绕各类重点群体精准施策,积极扩大就业容量、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打出就业服务“组合拳”,今年以来,已开展“2+4+N”系列专场招聘活动55场,提供岗位1.5

  • 节水护水记心间

    摘要: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爱水护水宣传教育活动和志愿活动,增强人们节水护水的意识。图为3月20日,合肥庐阳经开区团工委组织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学生走进蔡田埠污水

  • 耄耋老人不慎迷路巡逻民警助其回家

    摘要:3月17日14时许,宿州市泗县公安局山头派出所民警巡逻至找沟村时,发现路边有一位耄耋老人正独自步行,走走停停,四处张望,民警立即上前对其进行询问。老人语言逻辑较为混乱,不记得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只记

  • 开展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摘要: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正式印发《合肥市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今年底前要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

  • 一面“迟到”三年的锦旗

    摘要:“不好意思我来迟了,这三年在外地,我感觉还是咱们合肥的地铁服务最好,让我感到很有爱!”3月17日9时许,合肥市民马先生带着6岁的儿子来到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龙岗站,给工作人员送来一面写有“人民地铁为人民

  • 崔启峰:扎根山林二十载护青绿

    摘要:他,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山林二十载,以山为家、以林为伴;他,在山林穿梭10万余里,踏破上百双鞋,练就一副“铁脚板”;他,探索石质山造林方法,研究解决荒山绿化缺土少水、树苗难以成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住产业“方向盘”打造产村融合“金招牌”

望江县高士镇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期次:第8294期   

安庆市望江县高士镇坚持党建引领,把住产业发展“方向盘”,盘活资源家底,打造产村融合“金招牌”,通过坚持“强抓弱项”,做大集体经济“蓄水池”,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按照甲鱼的习性,现在这个气温应该是在冬眠。大棚能使甲鱼始终处于快速生长状态,缩短生长周期。”近日,在望江县高士镇象嘴村甲鱼养殖基地养殖池边,正在为甲鱼搅拌饵料的基地管护人员常百望,一边工作一边向笔者介绍大棚养甲鱼的经验,“甲鱼喜静、喜洁,怕惊、怕脏,在大棚内更容易营造优良的适合甲鱼的生态环境。”

象嘴村党总支书记胡跃在介绍这个占地 80 亩、有 8个温室大棚的甲鱼养殖基地时,特别提到了其能为村集体和群众带来的现实收益:“该基地年产甲鱼120万斤,年产值约20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实现增收37万元,能带动周边50余名群众就业。”

在离象嘴村不远的高士镇毛安村,人们则在围绕中草药做文章。

近年来,毛安村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以“成规模、创品牌、提品质、增品种”为目标,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群众增收“蓄能加码”。截至今年 2 月,毛安村共种植石斛、白芨、丹参等中草药 10 余种,种植面积 558 亩,年销售额约 600 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30 余万元,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就业。今年,毛安村计划将中草药种植规模扩大至600亩。

在高士镇,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当然不只是象嘴村和毛安村——为进一步破解高士镇村级集体经济规划不到位、发展不均衡、人才配备不到位等问题,高士镇通过深入调研、实地走访,切实找准病灶、对准目标、校准方向,出台《关于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资源挖潜促收、特色种养增收、加工销售创收、资产运营稳收、为农服务助收为发展方向,实现每个村至少培育一个新的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源。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高士镇各村村级集体经济由“被动靠”变为“主动造”。比如武昌村,就第一时间抢抓机遇,依托347国道和武昌湖等区位优势,以“清洁望江”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发展“文旅康养”业打下坚实基础,促生态“生金”。目前,武昌村新布局的阳塔民宿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产业发展有了思路和方向,但是土地成了掣肘的关键“变数”。为打破这一局面,高士镇以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为准则,以盘活闲置集体土地资源为突破点,瞄准村集体闲置土地,着力破解土地“紧缺”和“沉睡”的双重问题,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从“土地存量”中找到“发展增量”。截至今年2月,高士镇共有8处160余亩村集体闲置土地得以盘活再生,各村产业发展用地进一步得到保障。

今年1月,高士镇印发《高士镇“一村一块田”改革试验方案》,逐步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一座座温室大棚结出“幸福果”、一间间服装工厂“织”出“致富路”、一个个特色产业托起群众幸福生活……2023 年度,高士镇村级集体经济应收约1228.59万元,较2022年增长28.3%;在安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擂台赛”上,黄河村从各县区推荐打擂的19个村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一等奖;箭坝村、毛安村在县级集体经济论坛上获得二等奖。(黄佩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