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4-0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

    摘要:蓝天白云下的中国宣纸文化园在群山的怀抱中肆意绽放着耀眼的神奇蜂拥赶来的八方游客穿梭在景区的角角落落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美不胜收的视角里炫目的建筑群手牵着手吟哦着古典融合现代的新、奇、特走进中国宣纸文化园

  • 伫立在先烈墓前

    摘要:又到清明时节,许多机关单位组织党员干部,祭扫烈士陵园,参观烈士纪念场馆,有的还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伫立在先烈墓前,很多人在思考:为什么那么多先烈,正值青春年华,甘愿抛头颅、洒热

  • 餐桌上的“春天”

    摘要:从春寒料峭开始,春天就已经来到我家了。野地里的荠菜,深绿色,叶粗茎老,还没有开出白色穗花,但有一种特别的香气。将荠菜剁碎包馄饨、包饺子、包春卷,配上无为严桥花生米、茶干凉拌,再淋上麻油,非常美味。但绝

  • 又到春花烂漫时

    摘要:

  • 八公梨花舞春风

    摘要:去寿县古城,必去八公山郝圩梨园。从合阜高速淮南出口下车,沿G237国道,不到十公里就有万亩连片种植的梨园,给人带来“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视觉震撼。这种震撼是从进入张管村开始的,沿途大小梨树林鳞次

  • 听风听雨过清明

    摘要:我总认为,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两个字,是最空灵的。山水云天、花草树木、村庄房舍,无不有着风雨之后的清澈与明朗。清明时节,多的是风和雨。韩翊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餐桌上的“春天”

   期次:第8303期   作者:□朱文文

从春寒料峭开始,春天就已经来到我家了。

野地里的荠菜,深绿色,叶粗茎老,还没有开出白色穗花,但有一种特别的香气。将荠菜剁碎包馄饨、包饺子、包春卷,配上无为严桥花生米、茶干凉拌,再淋上麻油,非常美味。但绝不适合清炒,有一次姨妈用多多的油来炒它,又额外加了一勺猪油,以为会油润一点,结果呢,依然难以下咽,刮不刮油不知道,反正挺刮喉咙的。

红花草就不一样了,很适合清炒,简单冲洗,作料少放,快速翻炒,主打一个鲜味。红花草也叫紫云英、苜蓿,小时候很常见,现在很稀少了,是天然的绿肥。冬天的紫云英细细小小,春节里,如果要寻找到一把可吃的嫩茎嫩叶,那需要相当的功夫。一开春,紫云英就长势旺盛,迅速地开出一片粉紫色的花朵,种子也是尘土一样的小黑籽。芜湖市有个面向青年人才的招引计划,取名叫“紫云英”计划,想必寓意在此。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很慢,小时候的天很蓝,我们喜欢做紫云英手环项链,喜欢在花田里打滚撒欢。

气温一上来,那是菜薹的天下。菜薹有三种,白菜苔、辣菜苔和蒜苔。无为人热衷吃大白菜,不是北方的卷心大白菜,是小白菜、青菜,冬天吃大白菜,早春吃菜薹,其他的时候吃小青菜,真是一年吃到头。早春时节,菜薹轻轻一折就嘭的一声断了,水分充足,含糖丰富。无论是清炒,还是下面条点缀,都是无死角的美味。春光很短,品尝美味需要跟时间赛跑,稍不留意就开花了,老了就有茎,发苦。

辣菜苔就没有这么讲究,嫩一点更好,老一点也无妨,反正都是腌着吃。辣菜,也叫腊菜,实际上就是雪里蕻,春天的河堤,随处可见,稍微弯几个腰,就能采上一箩筐。洗干净,放在户外吹一天,控干水分,切碎也行,整朵也可;一层菜一层盐,揉搓均匀,放入洗干净控干的容器里密封起来,等待半个月就做成了。拿菜籽油清炒,喜欢吃辣的加点干辣椒或小米辣,这是清粥的搭档。也可以烧肉、烧肉丸、烧鹧鸪,那是酒的伴侣。

蒜苔也是春天的限定款,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青蒜积蓄了大量的养分并抽穗而出。白白粗粗的最佳,几乎没有纤维,入口甜嫩。蒜苔炒肉丝,炒腊月里的咸肉,最佳的搭配当然还是明前的黄鳝螺蛳。小时候跟着大人提过蒜苔,相当麻烦,需要用回形针或者缝衣针之类的尖物把青蒜杆子挑开,才能把包裹在里面的一截白嫩折到。抽出蒜苔的大蒜仿佛失去了主心骨,纷纷倒下,一般是邻近的几棵凑成一组打个结,留在菜地里继续长蒜头。

无为山环西北,水聚东南。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人有两道野味,一是竹笋,一是蕨菜。无为的竹林漫山遍野,毛竹最多,擂竹、翠竹也有一些。寒冬时节,有经验的农人就已经从竹梢竹根的走向判断出冬笋的准确位置了。冬笋太嫩,春笋的吃法更多元。腌笃鲜式的烧,加木耳肉片的炒,都是美味。吃不完的,还可以制作成干菜。

蕨菜需要等到清明谷雨左右,这个时候气温已经彻底地升上来,山上的蕨菜已等不及,纷纷擎起毛乎乎的小手,必须赶在这小手彻底张开前抓紧采收。开水焯过,凉拌、炒都可以,但无为人最常见的吃法还是晒干,留着烧五花肉这种油润多汁的硬菜。近几年好多人不吃了,网上说这玩意会致癌。

如果说荠菜、紫云英、竹笋、蕨菜是“山野四杰”,那荻笋、马兰、蒌蒿、水芹就是公认的“四大江鲜”了。江边的食材更加丰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长江禁捕,河豚是吃不到的了,但是新“四大江鲜”每年都会如期而至,几乎是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隆重登场,让人采得尽兴,吃得开心。吃法也都差不多吧,清炒凉拌能吃到春菜的香味,也有各自的灵魂伴侣,比如茼蒿配臭干子,水芹配香干子,马兰头的笋丝,莴笋可以搭配咸肉、春韭,也可以和雪里蕻为伍。

最特别是荻笋,这是芦材的嫩笋,山里也有很多芦苇,但是山里人看到荻笋,就相当于黄州百姓眼中的猪肉,不会烧不会吃,甚至以为不能吃。芦笋和芦苇的笋,是两码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材。

无为位于长江中下游,是著名的皖江明珠、鱼米之乡,食材丰富多样,吃法五花八门。春光易逝,错过了就只能再等一年,抓紧享受“春日限定”菜肴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