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4-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土楼迎春

    摘要:

  • 与草木为友

    摘要:女儿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因遗传原因,早早戴上了近视眼镜,为了保护视力,遵循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训嘱,每周末我们一家人都会去附近的公园走走。连日的春雨洗去了灰暗色调,匍匐在大地的苔藓、三叶草和地皮

  • 一颗石头

    摘要:夕阳终于西下了,灼热的阳光此刻躲在懒散的云层后面,变得温柔无比。我站在一座古朴的吊桥上,望着眼前的新安江水发呆。极目远眺,水天一色处难见尽头,江流蜿蜒而下,平静而舒缓,在夕阳映照下波光粼粼,观者心生祥

  • 春天印象

    摘要:早上出门,春光明媚,风儿吹到脸上暖暖的。时代在变,春的脚步也是。似乎今年的春天来得更早,是不是春天的脚步变快了?每年春日,我总会想起朱自清闻名于世的散文《春》。他将春天描写得如此形象逼真,将春天里的小

  • 春到毛畈世外行

    摘要:春日午后,我坐在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的一个农家院落里。古村落外凸内凹,像只玉盆安卧在大别山腹地,几乎与外界隔绝,只东北遗一阙口。一条溪流,自阙口涌出。传说七仙女与牛郎就初会于溪心小屿,故此溪名为“天仙河

  • 登黄山感悟

    摘要:古往今来,历代名家对黄山的精彩描绘不计其数,笔下的黄山更是各有千秋。第一次前往家乡这座早已享誉天下的名山,我的内心充满期待。“红艳春花簇簇开,黄山美景盼人来。”这座名山远隔七百余里的呼唤声,一路上不断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天印象

   期次:第8311期   作者:□李金重

早上出门,春光明媚,风儿吹到脸上暖暖的。时代在变,春的脚步也是。似乎今年的春天来得更早,是不是春天的脚步变快了?

每年春日,我总会想起朱自清闻名于世的散文《春》。他将春天描写得如此形象逼真,将春天里的小草、树木、花儿等赋予人格,变成了春天的使者,带来无限希望。阳光、风儿、雨儿变得有灵性,仿佛是人们的好伙伴,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是朱自清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也是他心灵深处最美的独白。

春天最初的印象,于我而言,是冰雪消融,河边湿地长出一片片青翠碧绿的嫩草,牧童骑着老水牛,水牛啃食嫩草时哞哞地叫着。

春天里忘不了的印象是家乡的油菜花香和滚滚麦浪。我的家乡在皖东天河岸边,最喜欢那里的春天。春姑娘来了,天河两岸是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和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浪。油菜花香沁人心脾,麦浪散发出泥土的芬芳,徜徉在田野小路,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沐浴着温暖的春阳。

家乡的春天令我难忘,我所生活的城市——合肥的春天更让我沉醉。

初到合肥,便惊诧于公园里那迷人的春色。在春风的吹拂下,几十株杏花在一夜之间次第绽放,在杏花公园最显眼处争奇斗艳,引来市民赏花留影。包河公园里的一棵棵垂柳似乎是春天的信使,带来了春的喜讯。垂柳最初长出鹅黄色嫩芽,随着风儿的吹拂,嫩芽变成绿叶,再变成柳条。那一排排沿河的垂柳随着春的脚步很快变成一片片幕帘,晨光下幕帘披金戴银闪闪发光。春光里,天上的朵朵白云与包河的清风阁、垂柳倒映水中,似一幅美丽的画卷,美不胜收,令人陶醉。

合肥的春天在天鹅湖畔那一泓美丽的湖水里,湖水里装着大剧院、广电中心等,那是合肥人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北岸的梅花倒映在湖水里,那春意就荡漾在湖水里,泛起春的涟漪,让人赏心悦目。

合肥的春天在大蜀山里,那烂漫的山花引来无数市民流连忘返。山上的迎春花喜笑颜开,山下的蜡梅迎风招展,山中的野花鲜艳欲滴,成群的蜂蝶在花间飞舞,惹人喜爱。

合肥的春天还在巢湖内外。从合肥到巢湖,你去走一走,看一看。走过南淝河、路过长临河、跨过十五里河,只见船儿犁开浪花,鸥鹭翩翩起舞,好不热闹。看湿地公园绿意盎然,瞧森林公园树木繁茂,望姥山披上春的嫁衣似一位待嫁新娘,瞅郁金香高地繁花似锦,看巢湖的春天多么美丽!辽阔而壮观的巢湖,尽显大湖的风流,更显名城的魅力。

只是春天的脚步太快了,家乡的春天印象还未来得及清点,就渐渐模糊了。合肥的春天印象却在脑海中占了上风,应验了那句“后来者居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