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吴冬(化名)在蚌埠市社会福利院长大,虽然患有小儿麻痹症,无法直立行走,但好强好学的吴冬,依然利用院里提供的学习机会,考上了大学。本科毕业后,他面试了多家单位,结果都是口头肯定他的优秀,让他回去等通知,而后再也没有消息。福利院鼓励他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学习修手机、做绘画设计等,寻找其他发展路径。经过历练以及市福利院、市残联的帮扶,吴冬最终来到一个社区工作,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居民服务。
对于成年后的孤儿而言,就业是他们安身立命的途径。然而由于学历、技能、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他们的就业面临着许多难题。
蚌埠市社会福利院成年后的孤儿占院内集中养育孤儿的6.41%。为拓宽他们的安置渠道,该院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及身体状况,选定不同的职业技能及特殊教育学校,形成“康复训练——启智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模式,夯实就业基础。
“目前,院内已有 15 名孤儿通过接受计算机、盲人按摩、工艺美术、玉雕等专业教育,1 人考上研究生,10 余人考上大中专院校。”蚌埠市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蚌埠市民政局联合11个部门印发的《儿童福利机构孤儿成年后安置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成年孤儿可以获得住房保障、就业安置等方面的帮助,快速融入社会。在就业方面,民政部门配合人社部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根据孤儿意愿,提供针对性服务和就业援助。(本报记者 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