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近年来在实践中,新集公司刘庄煤矿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从矿井实际出发,通过对“四新”技术因地制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赋能煤炭这个传统产业的潜力更大。
“正在称重,称重完毕请通行……”随着电子磅秤语音播报声响起,磅房外电子屏上同时显示出称重数据,一辆满载煤炭的货车完成过磅,全程只用了20秒。
系统排队叫号、云服务+手机App应用、无人值守过磅、电子磅单……拉运司机曹振堂体验了一把智能无人值守称重带来的便捷,“以前进场车辆多的时候,称重、计量有时候需要排队等待几个小时,甚至有抢行过磅的行为。现在有了智能称重系统,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历史,整个流程都不用下车,算下来一周我能多跑好几趟呢。”
称重无人值守,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智能技术手段实现称重过程的自动化和无人操作。它摒弃了传统称重方法中的人工参与,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物体的自动识别和快速称重。
为推进智能无人值守称重系统项目落实落地,该矿运销科成立攻关小组,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和反复论证,该项目于 2023 年 8 月 21 日开始动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正式投入运营。
“原有的地销煤人工称重系统,发运过程中运输司机必须下车交接发运单据,磅房需要三名司磅员同时作业,其中一人司磅、一人监磅、一人记账并录入信息,整个过程不仅严重影响过磅效率,而且耗费人力资源。”运销科科长黄伟介绍,“智能无人值守称重系统整体投入不到 100 万元,投用后发运效率提升了 5 倍,与此同时减少固定岗位 4 个,每年节约人力成本能达到40万元,纸张票据打印费用每年也能节约5万元,既‘开源’又‘节流’。”
在运销科技术室内,巡检人员程冬冬正坐在集控大屏前,通过视频监控观察地煤销售的实时情况。程冬冬回忆说:“以前,有的货车司机为了能多拉煤,在空车计量后,通过故意放空水箱里的水或者夹带异物等方式来改变空车过磅后的车体重量,各种套路让我们巡检人员防不胜防、苦不堪言。”
“现如今,坐在办公桌前只需点点鼠标就能查看地磅状态,当空车计量时,系统会通过监控摄像头抓拍车辆信息,来核对该车辆近五次历史皮重,当车皮异常超过500KG时会自动报警,从而防止称重作弊行为,实现称重过程的透明化。”说起智能无人称重系统带来的切身好处,程冬冬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该系统还提供了用户权限管理和操作日志等功能,可以严格控制不同用户对数据和功能的访问权限,降低人工干预和人为错误。
方昆是运销科的技术员,全程参与了该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在人工过磅时,客户、运输司机需要与司磅员、铲车司机和质检人员频繁接触,因此存在一定的廉洁风险。为了堵塞这一漏洞,我们通过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手机App进行权限设置,让客户名称、司机姓名、净重、毛重等与之不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屏蔽。同时,电子票据的使用,杜绝了人工修改计量数据的可能性,实现各个点的工作人员之间在零接触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全过程操作,保障了交易的公正性。”
方昆表示,刘庄煤矿智能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在公司销售系统中尚属首家。自投用以来,该系统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吸引了公司内众多单位前来调研学习,为公司下一步全面推广使用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采煤、掘进、运输、供电……在刘庄煤矿,这些作业环节正在逐步由智能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
“推进智能化建设是加快煤炭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在国内煤炭价格持续呈下跌态势下,只有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不断在‘提质、增效、降本’上做文章、下功夫,奋力为服务集团战略和公司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做示范。”该矿矿长年福田表示。(陆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