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5-1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最接地气数小满

    摘要:小满是一个反映物候变化的节气,其关注点在于“物”,而不在于“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即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小满在所有节气中是最接地

  • 细雨茶香在吴桥

    摘要:天柱山周遭,灰白的云雾,绵密、疏旷,恬适又执着。车在雨中穿梭,有破幕的感觉,雨帘外的山坡,杜鹃花似绿波里驾着一叶轻舟的红衣女子,在氤氲着兰草幽香的景色里悠过。过了五庙乡政府,便到了吴桥。友人立在“五庙

  • 牌坊群下踏歌还

    摘要:当我七转八拐地摸到黄宾虹纪念馆,一进门倒先看到突兀的画框:一片萋萋的稻田上,以绿树蓝天为背景,一连四座巍峨挺拔呈弧形排开的牌坊突然闯进我的眼中。而后,才是关于黄宾虹老先生的图文展示。我一边看一边暗自寻

  • 身心安处是“润家”

    摘要:一安庆郊区凤凰山下的润家生态园里,夜色来得有点早,夕阳还在林春村那边的山坳里藏着半边脸,弯月便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了,它一动不动,悬挂在马塘水库上方。山野寂静,从梅溪寺里隐隐传出的佛音,掠过平静的水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牌坊群下踏歌还

   期次:第8330期   作者:□徐玉向

当我七转八拐地摸到黄宾虹纪念馆,一进门倒先看到突兀的画框:一片萋萋的稻田上,以绿树蓝天为背景,一连四座巍峨挺拔呈弧形排开的牌坊突然闯进我的眼中。而后,才是关于黄宾虹老先生的图文展示。我一边看一边暗自寻思,这几座石坊,究竟是何来历?

直到一个多月后,偶然从棠樾路过,遥遥看到一群高大的建筑,遂再也挪不开步子。随便找了个由头,一头扎了进去。从入口处没走几步,穿过一片碧竹,跨进一个大理石铺开的广场。正对面是庄严的“鲍氏支祠”,广场上左右两侧各立着四座桅杆挂头。祠堂的右边,在御制慈孝里坊之后是一连串几座牌坊,左边为“鲍灿孝子坊”,其后亦有数座古建。

站在广场中间的我,一时竟然呆住了,为向哪儿走犯起了愁。一堵白墙下的指示牌上的括号引起了我的注意,最终向着它奔去。“清懿堂”三个字后面的括号里,分明题着“女祠”!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女性的地位一直不高,进祠堂的机会向来不多,更别说专门为女性修建的祠堂了。我走过很多地方,亦读过许多历史资料,在古代中国,祠堂历来是以男性为主角,女祠除了在沿海部分地区存在,内地却是非常罕见,何况是保存如此完整的女祠。

进了门之后,我马上用平板电脑查询起来。原来,鲍氏二十四世祖——著名徽商鲍启运是被嫂子抚养长大的。待他功成名就之时,为答谢嫂子,专门为鲍家的女眷建造了这样一座女祠。

带着好奇,我缓缓进入大厅,抬头就是一方蓝底金边的“贞孝两全”巨匾,细看落款竟是清朝重臣曾国藩。享堂额首题着“清懿堂”,是鲍氏书法家鲍鉁手笔。厅堂廊壁之间,有不少寓意深刻的精美雕刻,廊内另有几座缩小的牌坊模型。本以为会非常冷清走个过场的所在,谁能想到竟然不逊于寻常的宗族祠堂。

由此可见,纵横明清四百年的徽商在崛起过程中,是离不开妇女们的辛苦付出的。这座祠堂,不仅是对鲍氏家族女性贡献的肯定,更是古徽州地区,甚至是中原地区所有女性在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见证。

出了女祠,须直面顶着“圣旨”的鲍灿孝子坊。既然是彰显孝道,必有感人故事。坊下牌子给了提示,明朝嘉靖年间,“鲍灿为母口吮脓疽,为时文人竞相歌颂,奏请于朝,立坊旌表。”

隔着广场,孝子坊对面的另一座“慈孝里坊”亦带有一个“孝”字,其故事更为感人。据说,宋末,棠樾徽商鲍余岩、鲍寿逊父子外出经商,在山西附近遇乱军被俘。乱军要杀二人中的一个,让他们自己挑谁死谁生。结果父子两人都想让对方活着,都站了出来,争着要求一死。这一举动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手。后来,朝廷为了旌表他们,赐建此牌坊。牌坊始建于宋朝,后历代皇帝加封重建,至明朝永乐皇帝,不仅“御制”,更御赐诗句:“鲍家父子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所以,慈孝里坊不仅是这群牌坊等级最高,更是最具内涵的。

紧邻两座明代卷草型纹头脊式牌坊的冲天柱式牌坊,是清代“鲍文龄妻节孝坊”。这是一座旌表女性的贞节牌坊,鲍文龄妻汪氏年仅二十五岁丧夫,含辛茹苦独自把儿子抚育长大,并培养成了徽州名医,至四十五岁时病故。

出了骢步亭,四座牌坊依次排开,分别是表“义”的“鲍漱芳父子义行坊”,表“节孝”的“鲍文渊妻节孝坊”,表“孝”的“鲍逢昌孝子坊”,表“功勋”的“鲍象贤尚书坊”。一座牌坊,就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穿行牌坊间,左右再无其他建筑,只见阡陌相接,池塘荷叶田田,远处青山环绕,飞鸟往来。仿佛这些牌坊是从空旷的田野间长出来一般。

细看这些牌坊,虽历经风雨洗礼,无论是雕刻纹饰,梁柱结构,无不益显轩昂。青石为骨,无钉无铆,尽石间巧妙而结合一体,历经千百年不倒不败,自徽州大地直冲云霄,与“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遥相呼应,共同唱响一曲新安江边的磅礴浩歌。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