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5-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天长市:流动+留乡”助谱农民工就业新篇章

    摘要:在天长市,农民工就业正迎来崭新局面。曾经,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民工的主要选择,如今,随着家乡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留乡”就业,享受家门口的工作便利和家庭温暖。唐来庆和妻子李红玲

  • 临湖社区:构筑国际化新标杆,引领“类海外”生活新风尚

    摘要:临湖社区是合肥市经开区下辖社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临湖社区积极响应时代潮流,致力于打造高标准“类海外”环境,为外籍人士和国内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国际化居住体验。自2021年起,该社区便以“优化阵地建设、

  • 许疃矿“淮盾9号”成功贯通

    摘要:本报讯近日,淮北矿业许疃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精心施工和不懈努力,正在33采区专用回风下山作业的“淮盾9号”盾构机顺利破岩而出,成功实现了与-800轨道联巷的安全精准贯通。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

  • 摘要:五月初,长丰县樱桃种植基地的樱桃熟了。绿意盎然的果园中,大红樱桃宛如红色的玛瑙挂满了枝头。游客们慕名而来,穿梭在果园间体验丰收的喜悦与采摘乐趣。高云亮/摄

  • 摘要:初夏时节,亳州市利辛县孙集镇辰旭桃园1000多亩桃子进入成熟采摘期,果农们抓住天气晴好有利时机采摘、包装,销往市场。刘勤利纪静静/摄

  • 摘要:近日,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毛桥村蔬菜种植基地,农户采摘、分拣、搬运鲜食番茄。阜阳市颍东区已发展鲜食番茄种植20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宿飞/摄

  • 我省启动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摘要:本报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我省于5月21日在滁州市举办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及第十二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对接活动。活动上,认定了第三批优秀中等职业

  • 安徽在深圳文博会上展现文化与科技融合魅力

    摘要:本报讯5月23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安徽馆以“古今辉映科创未来”为主题,携66家文化单位和企业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文化皖军”的独特魅力、科

  • 晏荣涛:奏响“金牌蓝领”华章

    摘要:晏荣涛,安徽亚兰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部经理,自2007年加入公司以来,历经多个岗位,从车工到技术部经理,他以技师的精湛技艺和不懈努力,荣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他先后获得“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

放大 缩小 默认

晏荣涛:奏响“金牌蓝领”华章

   期次:第8337期   

晏荣涛,安徽亚兰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部经理,自 2007 年加入公司以来,历经多个岗位,从车工到技术部经理,他以技师的精湛技艺和不懈努力,荣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他先后获得“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锤炼思想,勇于创新

晏荣涛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以一名新时代青工的要求时刻鞭策自己。2017 年 10 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 年起当选滁州市五届、六届人大代表,后被推选为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一线工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个人风采。

晏荣涛始终认为是公司的培养,使他获得了技能、取得了进步、赢得了荣誉,他始终抱着感恩的心,时刻以“江淮工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技术、工艺进行大胆创新,先后革新 7 项生产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7 件。各项革新工艺的运用,不仅节省了公司原材料,而且解决了生产效率不高、密封环面变形易泄漏、密封装配效率低等质量技术瓶颈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公司节省了可观的制造成本和质量成本。十几年来,累计为公司节约开支160多万元,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艺授技,培育人才

定远县科协积极发挥“蒲公英”科普品牌作用,主动与相关高校、院所联系,加强公司人才培养,晏荣涛主动担当,在各项培训活动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积极成为“蒲公英”科普的践行者。2019 年公司成立以晏荣涛领衔并命名的“晏荣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员工队伍的创新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几年来,大师工作室共举办培训 56 场,培训员工 2600 多人次,外聘专家、教授 16人次到公司举办讲座。共培养技师 5 名、高级工 13 名、中级工 21 名。先后被认定为“滁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晏荣涛也由此成为车工“大师级”高技能人才,实现了从普通农民工到省级工匠的完美蜕变,实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在晏荣涛的引领下,公司内部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学习氛围,车间职工个个技术过硬,人人爱岗敬业,为公司培养一批创新型、知识型、技术型实用人才,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技能人才队伍,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刘玉磊)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