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长市,农民工就业正迎来崭新局面。曾经,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民工的主要选择,如今,随着家乡企业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留乡”就业,享受家门口的工作便利和家庭温暖。
唐来庆和妻子李红玲的就业经历就是这一转变的生动写照。“过去找工作,不是去上海、苏州,就是南下深圳、广州,咱两口子长期在外打工,难得回趟家,家中老人孩子一年到头照应不上;现在家乡企业越办越多,工业园区也越办越好了,留在家乡企业上班同样能增收,还能照顾家里老小和田地。”5 月 20 日,天长市万寿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技术能手唐来庆提起返乡就业,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年初,凭借自己18年电镀操作工经验,唐来庆在天长市2024 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上收到万寿机械有限公司的“聘书”。不久前,他的妻子李红玲也在万寿镇工业园区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真是好事成双。
“农民工就业关乎千家万户创收致富,为了乡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我们创造条件,全力以赴广开就业渠道。”天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高东军介绍,年初以来,该市从招聘服务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劳务对接到位、点对点输送到位、权益保障到位等“五到位”全面发力,促进农民工返岗就业,让农民工既能“流动”更能“留得住”。今年以来,该市为农民工提供面对面、心贴心、有温度的就业服务,举办“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以及退役军人、高(专)校毕业生、乡村妇女、残疾人专场系统招聘活动 17 场,提供电缆、仪表、光伏、车床、维修、会计、文秘等就业岗位信息 1.68 万余条。全市共有 8495人在家乡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仅 2 月 18 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新春人才招聘会当天,就有160多家骨干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1 万多个,入场参加招聘人数 4000 余人,现场签订意向书的有2000多人。”高东军说。
为进一步畅通务工“流动”渠道,天长市不断升级就业服务,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95项。针对徽商、外地天长商会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该市人社、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组建工作小分队赴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对接;与省内“用工大户”合芜马滁等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积极引导农民工到省内知名大型企业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此外,天长市还创新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部门联动协同+企业内部集体协商”的议事协商机制,旨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一“流动+留乡”双向策略的实施,不仅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钱伟 沈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