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5-2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摘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23年年初,安徽省创办“民声呼应”工作平台,通过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等举措,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民声呼应”工作平台启用以来,合肥市民政局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

  • 多彩活动迎“六一”

    摘要:近日,合肥市虹桥小学开展趣味运动迎“六一”活动,通过跳绳、拔河、放飞纸飞机等丰富多彩的项目,为孩子们营造欢乐的节日氛围。图为孩子们在操场上放飞纸飞机。赵明/摄

  • 八旬老人掉入深井辅警四次下井救出

    摘要:本报讯日前,滁州市凤阳县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不慎掉入八米深井,辅警衡泽丰自告奋勇,连续四次从井口倒挂下去,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努力,最终将其救出。因营救及时,老人已无大碍,但衡泽丰身体多处被擦伤。“双碑村宋

  • 祁门:新农人”成为夏种“主力军”

    摘要:初夏时节,在黄山市祁门县的田野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操作着现代农业机械,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为夏种的“主力军”。这几天,在祁门县祁山镇春明村的稻田里,随处可见村民栽秧的身影。90后的钟俊是村里

  • 村民理事会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摘要:“老江,现在村里环境好了,路也通了,多亏了你带头拆除自家旱厕,还让出地块修路。”5月15日上午,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社塘岭村高咀自然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江冬生沿着村里的主干道查看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走到老村

  • 两年出货4700多台这款工业机器人是长三角“本地人”

    摘要:记者5月23日走进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位于嘉定的智能工厂时,一台弧焊机器人刚刚下线,即将交付汽车生产线焊装使用。这款工业机器人是地地道道的长三角“本地人”,控制器用上海的、伺服电机用浙江的、减速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祁门:新农人”成为夏种“主力军”

   期次:第8337期   

初夏时节,在黄山市祁门县的田野上,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操作着现代农业机械,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为夏种的“主力军”。

这几天,在祁门县祁山镇春明村的稻田里,随处可见村民栽秧的身影。90 后的钟俊是村里的种粮大户,立夏过后,他一直在田里忙碌着,带领村民旋耕田地、栽种秧苗,“今年种了470亩水稻,预计不久后就能完成插秧。”

除了选用良种,今年,钟俊还全面采用抛秧技术,稻种的出芽率和秧苗生长情况都不错,让他对水稻丰收胸有成竹。“采用抛秧技术,省时省工效率高,而且产量也稳。”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规模种植,给夏种增添了科技含量,也让钟俊在广袤的田野里实现了“创业不必去远方”的梦想。去年,钟俊耕种的稻田实现亩产650公斤,产粮300多吨,完成产值60多万元。

在祁门县安凌镇琅丰村,今年36岁的汪龙飞正在田里察看再生稻的长势,做好后期管护。“今年试种了 100 多亩的再生稻,目前长势还不错,预计每亩可以比一般水稻多收三四百斤稻谷。”在外打拼的汪龙飞此前返乡成为一名“新农人”。他在粮油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育秧、耕田、插秧、收割等全程机械化操作,并与本镇种植大户签订了2000多亩的机育插秧社会化服务协议,去年实现净收入 30 多万元,成为当地种田致富的典型。

种粮大户发展起来后,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村民不仅有了田租收入,还有了比较稳定的劳务收入。“我们在家门口做事,工资一天150元,划算得很。”春明村村民李道饭高兴地说。

近年来,祁门县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壮大“新农人”队伍,提升“新农人”质量。“新农人”把农业作为职业,把先进生产技术模式、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现代生产要素等带入乡村,推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已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弄潮儿”、“领头羊”。(胡玮 刘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