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省司法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人民调解信息化系统,打造“一站式”安徽特色解纷体系“线上调解”云平台,抓牢调解优先“基本点”,拓宽多元解纷“覆盖面”,有效推动非诉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一站式解决,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调解服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手指尖”。便民惠民,“指尖上”解纷提速。全省大力整合各类线上调解资源,集成“一入口”登录受理,全力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受理、一网通办”的线上调解平台。通过登录皖事通、12348安徽法网,点击“预约人民调解”或“找调解”,即可进入平台。平台智能引导申请人填写信息、精准匹配适宜的解纷机构,并将申请信息即时送达各调解组织。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通过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当事人诉求,按照规定流程和时限,提供在线咨询、在线调解、在线反馈、在线司法确认等“指尖上”的解纷服务,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实质、高效化解。
提质增效,“信息化”举措赋能。结合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实际,设计开发人民调解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采集、资料录入便捷化,数据统计、档案生成自动化,推动实现业务工作在线办理。移动调解 APP 全面推广应用,实现移动端和PC 端数据互通共享。完成和 12348 安徽法网、皖事通、政务服务网上的人民调解申请数据同步,人民调解线上办理、管理功能不断提升。抓好平台使用完善,召开专题座谈会,与各市司法局、人民调解员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平台使用的堵点、难点,研究完善平台运行机制,优化用户体验,提升调解工作质效。
强化队伍,“专业化”保障支撑。严把用人关,注重把公道正派、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选聘到调解员队伍中来,大力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提升配备比例,吸收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社会专业人士和退休法官、检察官、民警等担任人民调解员,提高“线上调解”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强化业务培训,落实逐级培训责任,通过集中培训、业务专训、岗位练兵、案件评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大培训”,尤其是围绕“线上调解”工作要求,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系统开展线上调解平台操作实训,不断提升运用法治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化解纠纷的能力水平。
自 2022 年 8 月人民调解信息化平台上线以来,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4.12%。
(娰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