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专注而精细,执着而认真,倾注全部身心从井田里钻孔的岩芯构造、断层的走向和矿井水的流量等细节里,寻找水文地质的安全密码,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他就是中煤三建王家塔煤矿地质测量科科长肖新成。17年来,他立足岗位,勤于钻研,深入研究,破解水文地质难题,相继完成了20多项科研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像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为王家塔煤矿的水文地质安全把脉问诊。
一位痴心不悔的“ 预 言 家 ”
肖新成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转战赵家寨煤矿、王家塔煤矿等矿井,从事矿井水文地质技术管理,整天和数据、参数、图纸等打交道,在“勘探”、“预测”、“井下物(钻)探”、“评价”、“措施”和“防护”等枯燥工作的打磨下,这位性格硬朗的山东汉子,慢慢变成文质彬彬的“书呆子”。
“书呆子的外衣,蕴藏着一颗火热的心。否则,他不会这样执着十几年如一日,整天和枯燥的数据和图表交流,从中解读出岩石深处各种灾害的密码,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矿总工程师李俊表示。多年打交道,总工程师的评价很中肯:肖新成文质彬彬的外表下,有一颗爱拼想赢的心。
肖新成来到煤矿,从事水文地质工作,脚踏实地从一个个专业术语开始学习,夯实基本功。他平时身上装着个笔记本,对于师傅强调的注意事项以及工友所讲的水文地质管理要领和注意事项,都认真记录下来,有时间,独自悉心领会。
从事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人,都是“预言家”。工作中,他们通过看到的现实,对未知进行预判,带着很大的风险和挑战。肖新成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刻感到“本领恐慌”。持续的学习,成了追求完美的动力。他挤出时间,对矿井技术管理进行研究,先后在《中国煤炭》《能源技术与管理》等技术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 20 余篇,及时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技术管理能力,快速成长为专业技术管理能手。
矿井地质物探是新事物,肖新成在大学里接触不多,为提高专业技能,他就把办公室当家,每天吃住在单位。为了方便学习请教,他与河南理工大学几位研究生建立了微信群,一起研究破解难题。在短短的时间内,肖新成就全面熟练掌握了矿井水文地质管理的要素要领,成为一名专家型管理者。
一位解开岩语的“ 翻 译 家 ”
煤矿的水、火、瓦斯、顶板等事故,都与地质储藏信息密切相关,许多危险信号和事故的端倪,都隐藏在岩石神秘的“语言”里。为了读懂岩石里的信息。肖新成多次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为资源勘查提供了专业技术保障。
面对煤矿勘探与开采中的重重挑战,肖新成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在三维地震勘探领域,他匠心独运,设计出多样化的三维观测系统,并独创性地引入了多元速度分析方法,将速度分析推向了三维空间的新高度,实现了多因素影响的精准量化与可视化呈现。这一突破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勘探精度,更为解决西北多煤层结构识别的技术难题开辟了新路径。
肖新成深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破解地质难题的关键。因此,他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探索水文地质技术的新边界。他提出的利用断面反射直接解释断层、以绕射波圈定小尺度地质异常体的新思路,不仅丰富了水文地质的技术体系,更为地质调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他成功构建了体系化的地质安全保障机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实战中,肖新成的智慧与勇气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面对 3S302 运输巷掘进时遇到的复杂地质条件,他临危不乱,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判断出了迎头岩层的性质,为矿上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的这一判断不仅纠正了原设计的偏差,还大大降低了掘进成本,为综采面的提前交付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王家塔煤矿多层开采所面临的水害威胁面前,肖新成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应变能力和技术实力。他通过详尽的资料分析、现场观测以及与专家的深入沟通,成功修正了探放水设计,确保了探放水工作的精准实施。他的这一系列努力不仅排除了巷道掘进的水害威胁,更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肖新成的成就不仅赢得了集团主管部门和资深专家的高度认可,更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拥有勤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能在煤矿水文地质这一充满挑战的领域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因此,他被誉为王家塔煤矿的“最美科技人”!
一位毫厘计较的“ 测 量 家 ”
井巷测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个大型工作面的贯通前后需要进行贯通设计、误差预计、导线复测等数十道工序。针对井下测量环境复杂、光线黑暗的干扰环境,肖新成发明一套“灯语”交流方式,包含放线过程中的所有工序,提高放线速度和质量,服务一线质量更高。
在王家塔煤矿多层开采的挑战面前,肖新成再次展现了他的创新才能。他将传统的人工核查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开创性地提出了“空天地测”一体化探测模式,这一模式如同为煤矿地质监测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其中,“天”之维度,借助InSAR技术,如同为井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精准捕捉水患疑点,实现动态回溯;“空”则利用物探技术,对采空区积水进行立体探测,确保无遗漏;“地”则是微震监测的常态守护,结合日常巡查与图纸交换制度,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网;“测”则是以“全仪器”手段实施井下实测,构建煤矿三维模型,实现数据的精准呈现与共享。这一模式打破了信息孤岛,让安全监管更加高效透明。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肖新成深知,精细测量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将每一次现场测量都视为一次精细的“绣花”工程,肩扛仪器,徒步穿梭于崎岖的巷道之中,每天行走5公里以上,即便腿抽筋也从未放弃。2023年上半年,3S204工作面贯通工程,是导线全长6000 米的大型贯通,肖新成和他的团队,超前谋划,精细贯通设计,认真组织施测复测,最终实现精确对头贯通,为矿井的生产接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站仪的微小视野里,我见证了井巷施工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测量不差毫厘,准时准点,为矿井的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肖新成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17年来,他亲自参与并指导了百余条巷道的精确测量,累计掘进巷道超过 30000 米,贯通巷道 30 余条,且均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零偏差”贯通记录。这不仅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对科技兴矿、安全为先理念的生动诠释。
勤于学,敏于思,躬于行。面对煤矿水文地质管理的严峻挑战,肖新成不畏艰难,壮志满怀,他和团队必将谱写出更加精彩的华章。
(李继峰 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