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省药监局发布2023年度《安徽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以下简称《白皮书》),进一步增进社会对我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的了解,形成良好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更好推动药品监管事业发展。
据悉,《白皮书》全文21892字,共分六个章节,分别为基本概况、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状况、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检查情况、监管机制与能力建设情况、应急管理与社会共治情况、药品监管与服务发展主要成效。
据《白皮书》披露,2023年,全省各级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80 家次、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13.5万家次,完成药品医疗器械 1142 批次国家抽检和 10566 批次省级抽检任务,省抽药品合格率 99.73%、医疗器械合格率 93.65%。全年省内未发生较大以上药品安全事件。全省推进医疗器械风险生产经营分级监管,在全国率先印发《医疗器械生产分级监管实施细则》,完成对全省医疗器械注册人首次分级,动态新增及调整注册人监管级别,完成对三、四级注册人的全覆盖检查,同时加强监督抽检,药品国抽完成批次数连续 4 年位列全国第一。
2023年,我省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持续推进案件查办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案件查办调度、会商指导和内外衔接三项工作机制,增强打击药品犯罪合力。
此外,2023 年,我省坚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积极赋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促进药械创新研发上市方面,出台实施优化审批服务具体举措,进一步提高审评审批效率,办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56.4%,实现药械注册检验周期在长三角同类机构中最短,并将我省140个药品研发项目纳入重点帮扶清单,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成功助推多款创新产品上市,同时实施药械注册收费优惠政策,减免相关费用 443.1万元,惠及企业199家。在示范引领中药传承创新方面,推进“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成第五届基地遴选,累计推动建成基地95个,种植面积达111万亩,并靠前服务中药研发创新,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向新药转化,对28个在研中药品种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推动6个中药品种纳入长三角药品创新研发重点项目名单。(本报记者 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