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7-1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浙江绍兴一街道同天落地3所“家门口”培训学校

    摘要:近日,3家技能型乡村(社区)同一天落地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分别为“银兴集成电路”技能社区、“吼山农业经理人”技能村、“大湖头母婴护理”技能村。此前,越城已有“南村手工黄酒酿造”技能村、“越西互

  • 上海工会全面推行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

    摘要:至2026年底前,上海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将实现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全覆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全覆盖等“五个全覆盖”。7月17日上午,上海市总工会召开上海工会推行劳动法律监督“一

  • “带娃”技能大比拼

    摘要:7月14日,由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南京市委主办,南京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南京市婴幼儿早期发展行业协会承办的2024年度南京市职工技能大赛保育师技能竞赛暨江苏省首届托

  •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摘要:(上接第1版)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合当地产业培养集成电路工人、农业经理人、母婴护理员

浙江绍兴一街道同天落地3所“家门口”培训学校

   期次:第8375期   

近日,3家技能型乡村(社区)同一天落地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街道,分别为“银兴集成电路”技能社区、“吼山农业经理人”技能村、“大湖头母婴护理”技能村。此前,越城已有“南村手工黄酒酿造”技能村、“越西互联网营销师”技能社区揭牌。据悉,越城区首批确定的 8 家技能型乡村(社区)将陆续揭牌,以专业培训送上门的形式,切实打造“家门口”的培训学校。

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地”匹配发展需求

银兴社区皋埠集镇新区,地处繁华商业路银桥路以西,与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相邻,两者仅相隔 800 余米,辖区管理人口 1.3 万余人,汇聚了大量集成电路企业相关从业者。据统计,目前皋埠街道内,拥有集成电路产业企业 30 余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去年,皋埠街道在皋埠大桥下开设零工市场,常态化运行,提供丰富集成电路企业一线生产岗位,更好适配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明显区位优势,打造“银兴集成电路”技能社区,同样是推动周边群众充分就业,助力集成电路这一支柱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聚集,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年轻人返乡就业,但他们往往缺乏经验,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存在差距,希望通过‘家门口’的技能培训,培养后备技能人才队伍,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实现就业。”越城区皋埠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从现状看,集成电路产业工人流动性大,导致用工紧缺,此次培训项目也将为企业输送优秀的“家门口”技能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稳定性。

好山好水好资源 打造农创客“新舞台”

在皋埠街道吼山村,开设“吼山农业经理人”技能村项目,让不少“驻扎”在此的农创客期待满满。吼山村河道多、水质好,养殖业发达,村里还有莲藕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农创客前来创新创业,越城区农创客创新创业中心也在这里落地。

深耕农业领域近十年的陆家欢,就在吼山村建立了水产养殖基地,主要从事鱼鳖养殖经营活动。据他介绍,以吼山村为核心,预计已聚集了三四十名青年农创客,创业项目涉及农林牧渔多个领域,特别是粮食种植、瓜果种植等。

“农业经理人”技能培训项目的推出,为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新路径。此次吼山村与皋埠成校“结对”,将在广泛摸排需求后,精准对接教学资源,下沉到乡村一线。其实,前不久,皋埠成校就办了一个针对农业一线生产人员的培训班,有近 50 名学员参加。作为越城区唯一一家“农业经理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办人,陆家欢受邀分享了藕鳖共生、稻虾共生等新型种养结合模式的相关经验。他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更高的素养和水平,希望‘家门口’培训学校的落地,能更好促进农创客专业技能提升,学习到销售、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知识。”

技能培训有基础 响应群众呼声

大湖头村位于东湖风景区南侧,由大湖头和郑家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村民集中居住在安置房小区美龙家园。大湖头村妇女主任郭娟告诉笔者,辖区内本村村民、外地人员约各占 50%,对母婴护理技能培训的呼声较为强烈。

“一方面,怀孕的妈妈,家中有孕妇的婆婆想学习专业技术,以后能够更好地照护自家孩子;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外来从业者想要提升专业技能,从事相关行业。”郭娟表示,村里曾办过好几场婴幼儿照护的基础培训,获得了广泛关注,“大家积极性和参与度都比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龙家园综合楼35号楼的2层,大湖头村民还开办了一家名为“绍兴皋埠心心托育中心”的专业机构,就近就便为周边老百姓提供“带娃”服务。群众有呼声,又有场地基础,大湖头村主动向街道申报,“母婴护理”技能村项目便顺势而成。

今年以来,浙江省实施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行动,技能型村(社)等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在越城区深入推进,越城区人力社保局创新推出了“家门口”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并成功入选省级试点。“首批点位是在全面摸排、考察基础上确定的,通过局办、镇街、培训基地、村社四方合作形式,推动专业技能培训下沉一线、深入基层,预计全区将建成100个技能型(村社)。”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浙江工人日报通讯员 黎欣)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