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面食制作,水与面粉的比例是1:2,但是做花卷的面要再多加点水,做出来的花卷才会更松软……”在合肥市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中式面点师技能培训班上,老师手把手向学员们展示花卷制作过程。
为促进临工群体灵活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7 月 26日,合肥市职工大学、合肥工匠学院、包河区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新徽菜、名徽厨”——中式面点师技能提升培训班在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开班,培训班持续7天,共有40余名临工及社区居民参加。
从和面到发面、从擀皮到卷形……授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为学员们手把手传授技巧。本次培训由专业面点师授课,采取线下实际操作和线上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从面点工艺基础知识、面点制作工艺出发,结合制作技巧,为学员们讲解米饺、包子、麻圆、油条、特色花卷制作等多类面点知识,并指导学员现场制作,整个培训互动不断,气氛活跃。“我上半年已经参加过一次面点培训了,在那之后我回家做了三十几斤面了,这次再来是想提升一下,学点新东西,以后自己能出去开个店。”学员万先萍告诉记者。
经过 7 天的培训,学员们能够学到面点行业基本技能,并且能拿到合肥职工大学颁发的结业证书,后续,职工大学也会推荐他们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也是希望这些宝妈、临工们能够变‘临工’为‘长工’。”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工会主席吴国军谈及办班初衷时说。
开班式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万江宣讲《在岗一分钟,奋斗 60 秒》,合肥市职工大学讲师孟令怡带来一节《“工”在手,“匠”在心》的思政课。(本报记者 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