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映照现代化,职工笑容绘新篇。笔者探访中煤三建托管的天瑞煤矿:树木葱茏、绿意盎然,秩序井然,矿工自信笑容洋溢,幸福指数高企。
该矿以“小切口”入手,精耕细作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星级宿舍、文明积分等细微之处,让职工亲身体验时代变迁的温暖。将文明创建的“硬管理”转化为小环境的“软引导”,通过“多而小”的文明行为融合,产生了叠加效应和强大辐射力,推动矿区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垃圾分类”见 行 动
在这座充满活力的矿山中,一场“垃圾分类”的绿色革命正悄然兴起,它像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综采的轰鸣、综掘的掘进,以及机电系统的每一个角落。井下,不再是简单的生产现场,而是成为了一个个精细管理的微缩世界。14 个色彩各异的分类回收垃圾箱,如同忠诚的卫士,分别守候在它们的“领地”,将生活垃圾、油脂类垃圾和工业垃圾一一归置,井然有序。
在这里,职工们细心呵护着矿山的“容颜”,废弃的油脂、沾满油渍的棉纱,都被他们精准地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中,这份自觉与坚持,是对绿色开采最生动的诠释。
垃圾分类,全矿一盘棋。行政办公楼前的那个墨绿色“分类垃圾箱”,它不仅仅是一个容器,更是矿区垃圾分类工作新阶段的象征。有害垃圾收纳袋的普及,让矿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环保的气息。16 个工作区,分类垃圾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不同的颜色诉说着垃圾分类的故事。
张军,矿安全科的一名培训员,他手中的每一个废旧墨盒,都是对绿色承诺的一次践行。红色垃圾箱内,废旧灯管、电池、打印机粉盒等有害物品整齐排列,它们虽已退役,却在另一个战场上继续发挥着作用——通过专业的处理,避免了对环境的伤害。
矿环保办的负责人常说:“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这是造福子子孙孙的大事。”近两年来,矿区不仅在硬件上加大了投入,更在软件上不断创新。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有害垃圾收纳箱的设置,让矿工们投放垃圾时更加便捷,也有效避免了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为这场绿色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生态与建设和谐共生的绚烂之花。
“光盘行动”成 自 觉
“服务员,麻烦你拿一个打包盒。”7 月 3 日晚上,在职工餐厅,刚刚用完餐的矿工朱忠乾正在将剩饭剩菜打包。他说:“我平时都是吃多少打多少,如果吃不完,打包放进冰箱里,第二天热热再吃。”
“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理念,在这个矿职工中已深入人心,打包不再是丢面子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矿工加入了“光盘”一族……一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清风扑面而来。
从点餐到餐后打包,人们文明用餐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矿上的大力倡导,也离不开职工自身观念的转变。在员工餐厅,“文明用餐”的标语随处可见,大门口贴着“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张贴画,餐桌上贴着“节约用餐、绿色饮食、文明生活”的宣传。
“为了方便职工,食堂有公用的冰箱和微波炉,免费给职工使用。”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宋振振介绍道。员工餐厅电视里,定期播放专题片,在最显眼的位置都有宣传标识,倡导文明用餐。发现有“不光盘”的员工,就会批评教育,连续三次纠正后,要罚款20元,并罚文明积分10分。
近年来,这个矿坚持员工自律、志愿者劝导和部门监督三管齐下,完善激励和监督机制,“节约用餐,光盘行动”成了职工的自觉行为。
“星级宿舍”高 质 量
在这片矿区,环境不仅是生产的背景,更是职工心灵的港湾。该矿以“星级宿舍”为笔,绘就了一幅幅关于美好生活的绚丽画卷,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宿’说美好,独具‘寝’心”,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矿区对职工生活质量的深情承诺。星级宿舍评比活动如火如荼,五面流动红旗在寝室间穿梭,它们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整洁、舒适、有序住宿环境的生动注脚。每间寝室,在室长的精心管理下,如同一个个温馨的小家,乱堆乱放、乱刻乱画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份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与呵护。
在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上,“星级宿舍”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地方,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一种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懈追求。在这里,每一位职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共同书写着属于矿区的美好未来。
积分制,这一创新的文明行为管理方式,如同一股清流,激发了职工参与宿舍管理的热情。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积分管理制度应运而生,每一次的文明行为都能化作实实在在的积分,存入职工的“文明银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引入,更是让这份精细服务触手可及,职工们通过参与宿舍整理、卫生清除、种树除草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收获了满满的积分与成就感。
“文明积分兑换站”,这个充满创意与温情的角落,成为了职工们争相光顾的地方。洗发水、香皂、毛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奖品,却因承载了文明行为的重量而变得意义非凡。职工们在这里,用积分兑换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对自我文明行为的肯定与鼓励。矿区,因此形成了一种“我为人人当助手,人人为我来服务”的良性循环,志愿服务从“单兵作战”迈向了“组团共建”的新高度。
而“职工之家”的建成,更是为矿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里,是娱乐与健身的乐园,象棋、围棋、乒乓球、健身器械一应俱全,职工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尽情享受身心的放松与愉悦。定期举行的才艺展示、技术比武、演讲比赛等活动,更是为职工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了职工身心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如今,矿工的工作都在指尖上、键盘上和按钮上完成,很安全很轻松。功夫在诗外,我们在细节上精耕细耘,增加他们的获得感,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矿长闫铮自豪地说。
(李继峰 本报记者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