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酷夏施“凉策”?设备也“清爽”

    摘要: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全国多地仿佛置身于火炉之中,气温冲破35℃的警戒线,阳光如烈火般炙烤着大地。面对这酷夏的严峻考验,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材料厂以超前的规划与细致的安排,巧妙施展“清凉妙计”,为那些默默耕

  • 为55℃钢轨“切脉问诊”

    摘要:7月的最后一天,合肥骄阳似火。10时20分,淮南铁路桥头集站,4名身穿黄色工服的作业人员正在铁路线上缓慢前行。这群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务段的探伤工正推着90多斤重的探伤小车对钢轨进行母

  • 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迎重大突破

    摘要:本报讯在我省北部,一条连接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的重要交通动脉——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进展。8月8日凌晨3时,随着施工人员连续3小时的紧张作业,全线跨径最大、跨数最多的连续梁——跨新濉河

  • “丁丁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获煤炭行业殊荣

    摘要:本报讯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揭晓了2024年度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及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结果,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的“丁丁技能大师工作室”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深厚的技能传承底蕴,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煤炭行

  • 司法协作共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共建“大黄山”

    摘要:新华社合肥8月8日电(记者潘峰)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助力“大黄山”建设,安徽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中级人民法院8月8日共同签订了《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大黄山建设框架协议》,在文化

  • 无人机智慧巡检护航电网安全迎峰度夏

    摘要: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记者从国网安徽电力公司获悉,8月5日,我省最大用电负荷达6354万千瓦,今夏第五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去年最大负荷增长13.36%。入夏以来,全省16个地市用电负荷全部刷新历史记录。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迎重大突破

   期次:第8391期   

本报讯 在我省北部,一条连接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的重要交通动脉——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进展。8月8日凌晨3时,随着施工人员连续3小时的紧张作业,全线跨径最大、跨数最多的连续梁——跨新濉河连续梁顺利实现合龙,标志着这一关键性工程节点取得圆满成功,为后续的架梁通道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宿蚌城际铁路跨新濉河特大桥,作为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之一,全长约 7.8 公里,其施工难度和技术挑战不言而喻。该连续梁采用(80+3×140+80)米“一联五跨”的复杂结构,不仅跨越了新濉河、S238 省道及淮北市区淮海西路,还面临着周边交通繁忙、管线复杂等不利条件。跨越的新濉河是联系宿州市、淮北市的主要防洪排涝河道,也是淮北市主要生态廊道。特大桥跨越的河道宽度63米,最高洪水位9.8米,且地下多为岩溶发育区,施工具有安全风险高、环水保要求高等特点。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协同中铁十六局、中铁上海设计院等参建单位,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过提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在高温酷暑的天气条件下,项目部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与工程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淮宿蚌城际铁路在建设过程中还成功应用了多项先进工艺工法和智能化手段。项目建设团队在全线首次采用大节段悬臂浇筑工法施工,最大浇筑节段长度由4 米调整到 6 米,使原设计的 163 个悬浇节段缩减为 99 个。同时,创新研制的新型智能菱形挂篮及液压顶推挂篮行走系统、应力监测系统等智控方法的应用,不仅简化了施工流程,还大幅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淮宿蚌城际铁路位于我省北部,线路起自淮萧联络线淮北北站,沿途向南经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终至京沪高铁、合蚌高铁共线车站蚌埠南站,正线全长约 161 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设淮北北、淮北西、宿州西、双堆集、固镇南、蚌埠南6座车站,其中淮北北站、蚌埠南站为既有车站。

淮宿蚌城际铁路是一条以区域城际功能为主,兼顾路网功能的高速铁路,北端通过淮萧联络线连接郑徐高铁,南端连接京沪高铁、合蚌高铁。淮宿蚌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后,将成为皖北城市群连接合肥都市圈及沪宁杭等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布局,密切皖北城市群与合肥都市圈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许文峰 徐承泽 周漩)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