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我省北部,一条连接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的重要交通动脉——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进展。8月8日凌晨3时,随着施工人员连续3小时的紧张作业,全线跨径最大、跨数最多的连续梁——跨新濉河连续梁顺利实现合龙,标志着这一关键性工程节点取得圆满成功,为后续的架梁通道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宿蚌城际铁路跨新濉河特大桥,作为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之一,全长约 7.8 公里,其施工难度和技术挑战不言而喻。该连续梁采用(80+3×140+80)米“一联五跨”的复杂结构,不仅跨越了新濉河、S238 省道及淮北市区淮海西路,还面临着周边交通繁忙、管线复杂等不利条件。跨越的新濉河是联系宿州市、淮北市的主要防洪排涝河道,也是淮北市主要生态廊道。特大桥跨越的河道宽度63米,最高洪水位9.8米,且地下多为岩溶发育区,施工具有安全风险高、环水保要求高等特点。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协同中铁十六局、中铁上海设计院等参建单位,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过提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资源配置、优化施工流程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在高温酷暑的天气条件下,项目部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与工程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淮宿蚌城际铁路在建设过程中还成功应用了多项先进工艺工法和智能化手段。项目建设团队在全线首次采用大节段悬臂浇筑工法施工,最大浇筑节段长度由4 米调整到 6 米,使原设计的 163 个悬浇节段缩减为 99 个。同时,创新研制的新型智能菱形挂篮及液压顶推挂篮行走系统、应力监测系统等智控方法的应用,不仅简化了施工流程,还大幅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淮宿蚌城际铁路位于我省北部,线路起自淮萧联络线淮北北站,沿途向南经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终至京沪高铁、合蚌高铁共线车站蚌埠南站,正线全长约 161 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设淮北北、淮北西、宿州西、双堆集、固镇南、蚌埠南6座车站,其中淮北北站、蚌埠南站为既有车站。
淮宿蚌城际铁路是一条以区域城际功能为主,兼顾路网功能的高速铁路,北端通过淮萧联络线连接郑徐高铁,南端连接京沪高铁、合蚌高铁。淮宿蚌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后,将成为皖北城市群连接合肥都市圈及沪宁杭等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布局,密切皖北城市群与合肥都市圈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许文峰 徐承泽 周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