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保护长江与造福人民,一场双向的奔赴

    摘要:8月18日,马鞍山市首个“长江保护日”的前一日,记者走进这座美丽的江城,目睹一幅幅“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图景,亲耳聆听一个个关于长江、关于责任、关于发展、关于未来的故事。

  • 我省强化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监管

    摘要:本报讯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行为监督检查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加强我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监管,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行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是指依法从事机动车

  • 初秋辣椒晾晒忙

    摘要:8月21日,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任小庙村的村民在晾晒辣椒。初秋时节,亳州市谯城区种植的辣椒迎来丰收,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加紧进行辣椒的采收、晾晒等工作,确保辣椒丰产,农民增收。刘勤利/摄

  •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成功举办

    摘要:本报讯日前,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焊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网约配送员等6个赛项,分别在合肥、淮北、阜阳、六

  • 安徽十六项“小切口”改革释放创新红利

    摘要: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试点、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改革试点、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试点……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8月15日举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省通过实施16项“小

  • 倾注精力激发动力增强能力扎实推进民营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

    摘要:本报讯8月19日至21日,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阜阳、亳州调研民营企业工会工作。他强调,民营企业工会工作是整个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倾注精力、激发动力、增强能力,扎实推进

  • 我国首部职称评审监管办法发布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为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程序、打击违规行为,人社部近日发布《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据了解,这是首部从国家层面出台的职称评审监管文件,将有利于提高职称评审质量、促进公平公正。针对职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3年12月13日,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马鞍山市的“长江保护日”,让长江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

保护长江与造福人民,一场双向的奔赴

   期次:第8399期   

8 月 18 日,马鞍山市首个“长江保护日”的前一日,记者走进这座美丽的江城,目睹一幅幅“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图景,亲耳聆听一个个关于长江、关于责任、关于发展、关于未来的故事。

全力打造美丽长江马鞍山段

马鞍山,一座坐落在长江之滨的城市,在这里,人们与长江相互依存,共同守护着这条母亲河的清澈与美丽。

8月18日10时许,位于马鞍山市长江东岸的薛家洼生态园观江平台,一些市民顶着烈日在这里游玩、拍照。

“以前这里是非法码头,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可以说是‘雨天满地泥,晴天满场灰’。” 负责管理的中汇物业经理葛军说,“经过改造,这里已经成为马鞍山城市绿色客厅,作为标志性景点迎接八方来客。我们每天在这里进行地面保洁、水域漂浮物打捞和绿化养护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

据了解,薛家洼曾是长江干流马鞍山段渔民、渔船最集中的聚散地,水体污染严重。在这片986亩的区域里,曾有散乱污企业7家、非法码头3处、固废堆场1处,此外还有畜禽养殖场、危旧民居和停靠的渔民作业船以及住家船等,生态问题突出。

2019年,马鞍山市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开展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拆除非法码头、修复岸堤、清理固废。同年7月,马鞍山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率先完成渔民退捕转产任务。

近年来,马鞍山市全力打造美丽长江马鞍山段,在完成23公里长江东岸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长江西岸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如今的长江两岸绿意盎然、美丽如画,“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滨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穿“绿”鞋,走“新”路

马鞍山市强力开展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精准治理,积极开展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安全屏障。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由“要我治”变为“我要治”,将生态理念体现在行动上、效果上。

聚焦“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宝武马钢公司历时四年累计投入90多亿元,实施治气、治水、治固“三治”项目 142 个,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环保绩效 A 级钢铁企业,荣获首批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保护长江生态,根本在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穿“绿”鞋,走“新”路。

近年来,马鞍山市围绕“1+3+N”产业集群体系,统筹做好传统产业转型、战新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逐步推动全市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3 年,全市“双招双引”节能环保产业项目 77 个,总投资451.58亿元,产业“含绿量”持续提升。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一组数据更是见证成绩:马鞍山大气主要指标 PM2.5 平均浓度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3 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二。2023年以来,实现并保持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达标率、优良率,以及“千吨万人”乡镇级、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6个100%”,水污染防治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马鞍山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核查考核位居全省第二,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三。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马鞍山,这样的故事一直在续写。

(本报记者 戴恒曙)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