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8-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痘姆古陶远销海外

    摘要:8月17日,潜山痘姆乡的古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内,游客驻足欣赏并选购精美的陶瓷产品。痘姆乡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丰富的富硒天然陶土,积极挖掘与传承古陶技艺,大力发展制陶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

  • 星光下的守护者

    摘要:凌晨3:00,万籁俱寂,淮北供电公司35kV朱庄变电站内,电力抢修车的到来却打破了黑夜的宁静。“今天的工作内容是35kV朱庄变3号主变高压侧套管B相、低压侧穿墙套管B相、503开关A相引流排的发热缺陷

  • 马钢矿业南山矿废弃矿坑变良田

    摘要:近日一段视频火了,马钢矿业南山矿,那片曾经沉睡的废弃矿坑,如今竟摇曳着翠绿的水稻,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是虚幻的梦境,还是真实的奇迹?8月16日清晨,笔者亲临现场探个究竟。只见一片成方成块的水稻

  •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推荐对象荣获首届“全国医务名匠”

    摘要:本报讯8月19日,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20名首届“全国医务名匠”选树宣传名单。由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推荐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杨文明入选。杨文明现为

  • 听听“牢骚话”解开“老疙瘩”

    摘要:“我们通过听职工的牢骚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找到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这样才能把措施落实到职工的心坎上和工作中的细微处,职工会把咱们当成知心人……”初秋时节,在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方家畔项目部“思政小课堂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听“牢骚话”解开“老疙瘩”

   期次:第8399期   

“我们通过听职工的牢骚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找到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这样才能把措施落实到职工的心坎上和工作中的细微处,职工会把咱们当成知心人……”初秋时节,在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方家畔项目部“思政小课堂”上,党支部书记张顺金为大家介绍自己总结摸索的“听牢骚话”思想疏导新方法,让台下的班队长深受启发。

作为在矿建项目部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支书”,张顺金始终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见过职工思想上疑难杂症“种类繁多”,他经常利用座谈分享自己的经验,他总结出的“听听牢骚话,解开老疙瘩”工作法推广后,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他不仅经常利用座谈分享自己的经验,还鼓励大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带队伍就是带心。新生代职工个性鲜明、独立敏感,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见微知著,触及心灵,才能把职工思想的包袱放下来。”张顺金交流的经验,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听听职工的牢骚话。职工的“牢骚里”有“管理的得失,决策的长短,感情的冷暖、工作的打算”。仔细听,认真分析,找到职工思想“症结”的所在,就有破解的方法和措施。

安监站站长王百万是较早试用这种方法并受益的人。此前,安监队伍有思想包袱的同志,一直是他的“闹心事”,新方法像一把钥匙,帮他更好打开职工心锁,走进职工的心里。

“王站长就像我的好哥们,我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说。”被评为二季度项目部安全标兵的王义,一度是王百万的重点关注对象。在井下排查时,他所在的班组隐患多,这让他通过劳动竞赛站上领奖台的想法无法实现,不由得心灰意冷,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这一切,被王百万看在眼里,他试着实践“听牢骚”工作法,在王师傅失落无助时,对他生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帮带。“你分析得有道理,班组上隐患多,和地质复杂脱不开关系。”“你们排查的方法,是适合现场管理的。”“你每班升井都是最晚的安监员”……王万百成为王师傅的“出气筒”,让他慢慢理解了自己的不足,重拾抓安全的自信,工作加倍努力。在二季度,他所盯的胶运大巷重新进尺、安全、效益都上来了,王师傅终于摘得桂冠,如愿以偿地当选上“安全标兵”。

“职工心里的牢骚话,说出来是第一步。我们要赶紧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出台措施,推进工作。”张顺金说。他认为,职工的思维模式不尽相同,交流有代沟很正常。这个代沟,要靠管理人员走心、细心、耐心地工作来弥补。

机电队新员工小李个性鲜明,一度被全队上班视为“刺头”,在尝试运用新方法后,张顺金发现,并不是职工不服从管理,而是自己一直没能走进他的内心。

“有没有矛盾困难?有什么目标打算?以前和职工谈心,大多是直来直去,方法简单。职工听的多,讲的少。自己也不深究。时间长了,与大家的交往会流于形式。”针对小李的问题,张顺金沉下心来,平时仔细留意他的言行举止。后来了解到,这名新职工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张顺金不仅及时安排技术骨干与小李结成工作学习对子,还经常主动来到宿舍,与他面对面进行交流,帮他解决家庭困难,让他感受到了被关心的温暖。这名别人眼中的“刺头兵”渐渐振奋起精神,全身心投入火热的矿建工作中。目前已成长为一名机电副班长。

“将心比心,才能共向共情。常与职工唠嗑,听听牢骚话,就会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张顺金说,帮职工走出思想的困惑,以轻松的状态走上岗位的,是他做思想工作的出发点,他通过各种渠道,为职工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架设成长进步的阶梯,当好解难帮困的坚强后盾。

像张顺金这样的政工干部带着热心与真情,主动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主动靠上去,于细微处见亲情,把关心关爱真正融入日常点滴,自然和职工的关系越走越近。

(李继峰 栗禹)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