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8—29 日,2024 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在合肥市举行。本届大会以“生物制造 创引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专班(市发改委)、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构工场、清控科创承办,华恒生物、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等单位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邓子新、马光辉、谯仕彦等重磅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共话产业发展。
生 物 制 造 究 竟 有 何 独 特 之处?合肥,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又如何呢?面对未来,如何打造生物制造的新增长引擎?从技术创新到政策扶持,从产业链构建到国际合作,大会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为激发生物制造领域的无限潜能,本次大会致力于构建一个“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 生 态 系 统 。 通 过 汇 聚 多 方 力量,凝聚广泛共识,整合顶尖资源,搭建起一座座坚实的合作桥梁,促进生物制造领域内供需的精准对接、资金的顺畅流通、技术的持续革新以及应用成果的迅速落地。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为合肥生物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发布了《聚力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合肥倡议》,倡议各成员单位扛起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使命担当,强化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创新支撑,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领域的成果转化,构筑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倡议各方联合加强政策研究、跨界合作,推动政策落地,促进创新和资源共享,合力推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产业发展载体建设
在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方面,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合肥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将立足于长丰县这片沃土,以要素保障为基石,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发展规划的出台,不仅明确了产业园的产业定位、发展空间、功能布局等关键要素,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此外,大会现场还开展了系列产业对接和签约活动,计划设立首支生物制造主题产业基金,签约项目和基金总规模达百亿元级。这不仅是对合肥生物制造产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是对产业创新生态构建的有力支持。
强化产业生态构建
在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科大硅谷再次彰显了其作为创新引擎的独特魅力。自今年 5 月 25 日合肥市生物制造大会在科大硅谷成功举办以来,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接踵而至: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联盟的成立、多个生物制造产业项目的集中签约,以及《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的发布,共同绘制了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而今,在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的璀璨舞台上,科大硅谷再次以承办方的身份闪耀登场。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科大硅谷一直致力于打造安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建设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
科大硅谷就是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的最佳土壤、最优生态。构建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埋下“种子”。未来将依托合肥“创新土壤”,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生物制造领域打造“产学研用”集聚发展态势。持续培育“幼苗”。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来肥落地应用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形成组团支撑,打造产业集群。
科大硅谷每一次助力各项科技、产业大会都是一次向上向新的攀登,借助不同形式的会议,科大硅谷以会串“链”,推动经验交流、产业合作、科研互动,让流量变“留量”。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
(宋炎骏 本报记者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