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时间 9 月 3 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 75 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 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四项杰出水利工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 38 项,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安徽黄山徽州区和江西婺源县历史上由古徽州管辖,都传承了“堨”这种砌石引水堰坝类型的水利工程。建造时间最早的鲍南堨距今有 1697 年历史,是新安江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古堨营造的优美水景观与古村落、古建筑、古街、古道、宗祠等遗址遗存融合一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据悉,徽州堨坝历史悠久,主体段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流域内水利资源丰富,上游建有二坝水库和南北干渠,中下游有昌堨、条垅堨、雷堨、吕堨等四条水渠,境内秋坑、辽坑两座小型水库,直接灌溉全镇中部和东部沿丰乐河两岸近万亩良田,天然呈现近千亩绵延6公里湿地枫杨林,寿带鸟、白鹭等280余种野生动物常年栖息,时间最长的鲍南堨距今1700 年,最短的条垅堨距今500年,其中的雷堨、吕堨、条龙堨构成了西溪南村古村落的布局,街依溪行,屋缘街建,两岸夹峙,鳞次栉比,渠道上每隔数十步就有便利百姓取水与浣洗的石桥与水埠,常年溪水清澈,水流潺潺不息,被誉为“江南小都江堰”。
据《徽州水利志》记载,徽州区现存有 20 余座 500 年以上的古堨坝,以及丰富的明代梯田和古村落灌溉水系,这些宝贵的水利遗产不仅是徽州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