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4-09-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当代美术作品选(三)》邮票发行

    摘要:本报讯日前,《当代美术作品选(三)》特种邮票发行。该套邮票一套3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老雪凝千古》《白云黄鹤》《我的祖国·我的人民》,在设计上既有延续性,又有所创新。《老雪凝千古》原画作者为张仃,创

  • 2024药博会首届“亳州养生”文化节开幕

    摘要:本报讯9月8日上午,2024药博会首届“亳州养生”文化节在亳州开幕。药博会是展示健康理念、交流养生经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机遇。首届亳州养生文化节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养生活动,让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

  • 合肥城市记忆馆来了

    摘要:本报讯9月6日,对话庐阳——“走读老城”文商旅融合传承与创新圆桌会,在合肥城市记忆馆举办。来自全国文化、文创、文旅和传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合肥,围绕庐阳老城的历史文化传承、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

  • 怀宁石牌镇倾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

    摘要:本报讯近年来,怀宁县石牌镇立足新布局、新主体、新形态、新业态,倾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安徽省戏曲文化小镇、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石牌镇综合文化中心是安徽省首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社会化运

  • 白露:秋气发初凉

    摘要: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斗指庚,人们迎来节气——白露。此时节,暑天的闷热基本结束,天气渐渐转凉。由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水,故名“白露”。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

  •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摘要:日前,电视剧《幸福草》在中央台一套热播。这部剧是以“菌草之父”林占熺为原型,主要讲述由研究员黎长欢(郭涛扮演)带领的中国菌草技术团队在异国他乡进行菌草种植、产业培育、技术推广,并帮助巴马拉人民走向富裕

  • “泳”往直前逐浪前行

    摘要:“加油!加油……再加把劲!”9月5日至6日,安庆市体育中心游泳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呐喊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备受期待的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游泳比赛在此举行,来自各市、省直、省产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露:秋气发初凉

   期次:第8412期   

当太阳到达黄经 165 度,斗指庚,人们迎来节气——白露。此时节,暑天的闷热基本结束,天气渐渐转凉。由于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水,故名“白露”。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昊天晴且高,秋气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白露犹如时光的笔触,轻轻一抹,世间便换了秋装。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在全国不少地方“秋老虎”肆虐的当下,人们对白露的到来有更多的期待。白露名字美,时节更美。较之于暑热,白露时节多了一份清凉。在晨曦微露、金风送爽时,人们更能感受到“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的绝美秋色,体会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进取情怀。

我国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鸿和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白露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紧密相关。农谚所谓“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就是指这时农忙的情景。这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比如收清露、饮白露茶、酿白露米酒、制作红薯宴等。

白露饱含诗意的浪漫。古代文人为其书写了无数诗篇。

比如,《诗经》里的千古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李白曾多次为白露着墨落笔,他写“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也写“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还有“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杜甫写过一首轻快明丽的白露之诗“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元稹写“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这些诗句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玉阶白露伴月明。白露节气,往往在农历八月,往往涵盖仲秋的月圆之夜,这时气候相对凉爽舒适,是一年中难得的良辰美景。此时,秋色、收获与庆月圆、盼团圆的文化共振,成为古代诗人、书画家钟爱的一大创作题材。

元代画家张可观作《露台月夜图》,月色中,一书生与二童子分别坐、立于露台之上,融于月色之中。远山苍润古秀、松树遒劲挺拔,环境清幽安静。正如唐代儒士畅当诗句所描绘的:“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嘉宾爱明月,游子惊秋风。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

白露,带走夏日的烦躁,带来秋日的宁静。在这宜人的时节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从容不迫地走好每一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平衡,享受秋天,享受收获。(新华社记者杨金志 郭慕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